年度詞彙:「Goblin mode」當選背後反映著什麼的全球社會現象?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年末又到總結的時候,各大機構和組織一般都會公布一些年度大事回顧,或是具代表性的東西來概括這一年的境況。牛津、劍橋等各大權威字典亦不例外, 從2000初起便跟上潮流,於年尾發表最能夠代表那一整年的字詞(Word of the Year)。今年,牛津詞典便首次開放予公眾投票,選出本年的年度詞彙。最終「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大比數拋離第二位的元宇宙(Metaverse)下,高票當選今年的年度詞彙。Goblin mode一詞在近年,以至新世代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到底這個新興的詞彙為什麼會如此受歡迎?獲得公眾高票支持的背後又反映著什麼的社會現象?

什麼是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

Goblin mode的哥布林來自歐洲的民間傳說,亦時常在不少童話故事或小說中出現。哥布林是一種有著綠色身軀,長尖耳朵的類人妖精,它們主要被描述生活在地下世界,有著獨特的行動秩序與體系。哥布林的個性在民間故事和小說中往往被描寫得相當負面和邪惡,他們性格貪婪、卑劣,狡猾的同時也善於詐欺,總是給人一個醜陋而又不起眼的奸險角色。

至於Goblin mode,根據牛津字典的解釋,意指一種毫無歉意的自我放縱、懶惰、邋遢或貪婪的行為。這種漫不在乎的生活態度,昔日必然是人人喊打的不良取態,但現在卻成為了現代人的座右銘。現時形容人們進入哥布林模式,不但只沒有了往日負面的形象,更加作為一種拒絕社會規範或期望的意識形態,在新生代間被廣泛的推崇。

西方的哥布林模式與東方的躺平

哥布林模式鼓勵人們脫離體面、拒絕計劃,隨性做自己的生活態度,與近年同樣在中國冒起的躺平風氣不謀而合;如果中國舉行類似的詞彙票選,相信躺平必然是近年數一數二的代表詞彙。躺平一詞來自中國網絡上廣傳的一篇文章,意思大概是採取一種佛系、消極的生活態度來面對生活的一切壓力。躺平追求一種低慾望生活,以不額外消費、不戀愛結婚,維持最低生活標準為目標,在這前提下好好對待自己,過平靜、休閒,與世無爭的生活。

乍看兩個中西方時興的詞彙,儘管在程度上、細節上仍存有些微的差異,但兩者大體都抱有一種消極、不主動不改變的心態來面對我們現今的社會。年度詞彙的意義在於反映過去一年的社會風氣、人們的情緒或關注點,顯然,不論在中西方,全球都正面對類同的問題導致哥布林模式、躺平一詞會在新一代中被推崇。

哥布林模式和躺平蘊藏的社會現象

對於哥布林模式與躺平的出現,不少人認為近因必然是數年來世界局勢的不穩定,以及世紀疫症所帶來的生活「新常態」所致。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人們的生活交流受到嚴重阻礙。在家工作、虛擬會面等的概念出現,國際政局、經濟、民生又經歷不同程度的動盪和打擊,種種不可預計的變化讓人們意識到應該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為首要。比起宏大的理想和虛無縹緲的形象,還是把焦點放於目前比較實際。

另一方面,構成整個社會的新一代消極隨性,以自己感受和利益為優先亦與現代社會的制度結構息息相關。世界發展迅速,資本主義社會又以成本效益為唯一考量因素,以致人與人之間無時無刻都充滿競爭和比較。人們習慣以表面的物質、功利的思維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單一的價值觀和標準為現代人增添了很多無形的壓力,仿佛時刻處身於眾人的目光之下,讓人窒息。縱使西方已不如東方文化需要面對一堆來自家庭的傳統觀念掣肘,免卻了供養父母、父母望子成龍等的生活壓力。但是,企業的剝削,生活指數高企,收入付出不成正比等的資本主義社會現象,已經足夠讓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未來感到絕望。

以上種種的社會壓力和競爭心態,其實來自晚期資本主義(late capitalism)衍生的社會現象,晚期資本主義是指高科技發展,金融資本過於集中和貧富懸殊日益加劇的組合式社會狀況。與近年另外一個概念Cyberpunk相似,畸形的社會結構和資源分配令社會產生極度不平等的現象。社會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大資本家與企業在高科技的幫助下進一步剝削年青一代的資源,最終引致哥布林模式和躺平文化的興起。與其每日營營役役,殺個你死我活也不過供養老闆,社會的大趨勢又輪不著我們改變,那就不如認命不作為,不事生產來宣洩對社會的不滿。

始終「躺下的韮菜不好割」,雖然這個年代討生活並不算艱難,但面對著資本主義社會之下,要追求一個看似很「普通」的目標,例如買樓,卻很難明確見到步向目標的道路,如何努力也很難達成,難免令很多人覺得倒不如再去多數次旅行,善待自己隨心而活罷了,起碼玩樂過享受過,心理也平衡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