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共生未來景象的可能?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探索人機平衡點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Microwave)是香港首個亦是唯一以新媒體藝術為中心的藝術節。藝術節自2006年開始每年透過不同的藝術作品與觀眾一同探討城市與自身之間的關係。這些年來藝術節已經穩步發展成一個以科技為主軸、為觀眾帶來前瞻性作品的年度媒體藝術項目。今年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以「半半」為題繼續探索藝術與科技之間的互動。
近年科技高速介入我們生活,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先進機器早已佔據了我們日常的每個角落,科技為我們帶來多方面的進步和便利,但同時也衍生了不少爭議和負面影響,人與科技也逐漸呈現出一種相絆、相伴的狀態。在不久的將來,相信人類的生活將全面充斥著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因此藝術節今年期望讓觀眾看見人、機之間有需要找到共存共生,互惠互利的平衡點,同時也希望通過精選的新媒體藝術跟觀眾一同探究、思考在舉步若即的未來跟前我們該怎樣走。
《再生》
作品《再生》是結合了真實地理及環境數據材料打造的虛擬景象,以夏威夷考艾島上一種已滅絕的奧亞吸蜜鳥的記憶,讓觀眾進入幻境世界全面探索。通過作品,作者希望觀眾在滅絕、保存與不朽的交疊環境中,反思自然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夢景觀》
《夢景觀》是一個關於清醒夢的互動投映藝術裝置,以沉浸式的空間把真實與想像之間的界限通通模糊。藝術團隊捕捉夢中超現實的景觀,探討人們在集體環境中的數位自我概念以及人們在清醒和有意識的狀態下進入夢境時會有什麼想法。
《神經鏡子》
人工智能(AI)理解人類就像一本書,一邊透過複製人類的思維來學習,一邊以理解與推論來回應四周環境的感知刺激。觀眾第一眼會以為作品只是一塊普通的鏡子,但觀眾的形象、身體特徵、情緒狀態會迅速被擷取並實時由AI轉化生成觀者的新鏡象。AI對觀者的解讀掩蓋了鏡子的模樣,這些資訊更會傳送到定制的繪圖機上被打印出來。看著自己與鏡象之間互動,以AI的眼睛看著資料庫從我們身上擷取的數據,我們又可否從AI身上學到什麼?
《觸不到的人》
電影《觸不到的她》,人工智能助手單憑聲音便與男主角談了一場疑幻似真的戀愛。那麼在2040年,我們的個人智能助手——MOA已經成為了比我自己更了解我的人,所有決定、關係、購物都變得異常簡單的時候,世界又會是如何的模樣?就讓MOA溫柔地帶領我們遊走探索2040年的科幻新未來。
今年藝術節除了展出六個新媒體藝術項目之外,藝術節還利用線上線下不同的媒介與觀眾一起思考、學習科技與人共存的未來。
實驗場Project Room
Project Room計劃是藝術節加插的一個實驗性環節,沒有任何形成或媒體科技上的限制,嘗試看看會有怎樣的結果。今年的「實驗M場」就以一個真實可玩的手機程式出發,創作了一個有關交友軟件的故事向觀眾提供一個的導讀,解釋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這些對我們看似熟悉的詞彙,是如何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思緒和行動。
反轉研討會Unconference
今年藝術節的線上研討會將以「文字力場」(Power of Words)為題邀請創作人以自己的作品一同與參加者探討科技與文字創作的關係。當中作品包括以新科技寫出的新式遺書、由電腦運算生成的「胡說八道」寫作,以及第一本由AI撰寫,紀錄公路旅行所有實時數據而寫成的公路小說——《1 the Road》。從書中第一頁幽默的開頭:「當時是早上九時五十三分,這是唯一發生過的好事。」足見未來人類以科技配合寫作或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創作樂趣。
放映會
另外今年藝術節將在不同的地點加映特備的放映節目,例如展映日本和奧地利的動畫藝術作品、第廿五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的得奬作品等,以及由AI Benjamin 與人類合作攝製的電影作品——《A.I. Benjamin的電影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