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三本重點作品 改編電影曾奪金獅獎

【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昨日(6日)宣布第17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艾諾被譽為法國當代最重要作家之一,不少作品被視為法國文學經典,更曾被納入法國教科書。該院常任秘書Mats Malm表示艾諾「以充滿勇氣、如手術般精確敏銳的文字,揭露自身記憶之根源、隔閡以及一種集體克制」,故贏得諾獎殊榮。
BREAKING NEWS: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6, 2022
The 2022 #NobelPrize in Literature is awarded to the French author Annie Ernaux “for the courage and clinical acuity with which she uncovers the roots, estrangements and collective restraints of personal memory.” pic.twitter.com/D9yAvki1LL
艾諾現年82歲,於法國北部諾曼底小鎮Yvelot出身長大。她1974年發表自傳體小說《清空》(Les Armoires vides)開啟創作生涯,到現時作品超過20本。作品結合親身經歷與當時法國社會文化,在作品中讀者可以感受到法國社會從傳統天主教價值觀,到現時「性解放」風氣的社會環境變化,尤其擅長捕捉女性以及工薪階級心境。無論是書評人或是艾諾本人,皆甚少界定作品性質,作品既為虛構又是現實。在《Shame》中,她表示創作是「面向自身的民族學研究」。而出版這作品英文譯本的Seven Stories Press主理人Dan Simon就指:「她每段文字都是確有其事,但又包含大量幻想元素。」
這次我們重點介紹艾諾三本作品《位置》、《情慾之愛》(Simple Passion)以及《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深入了解新出爐諾獎得主。
書名:位置
譯者: 邱瑞鑾
出版社:皇冠
《位置》(La Place/ A Man’s Place)是艾諾第四部作品,也是奠定其法國文壇地位之作,她在1984年憑此書獲得法國文學最高榮譽之一Prix Renaudot。作品在她父親離世後寫成,採用她經典的自傳式敘事,捕捉父親生前所言所行以及做事風氣,描述她與父親之疏離關係,對照自己與生長環境產生的距離感。
艾諾父親出生於農民之家,一戰後進城工作,婚後與妻子經營一家小咖啡館兼雜貨店,偶爾做些零工幫補家計,生活逐漸從貧困走向小康。儘管社會地位提升,艾諾父親依然保留一些草根階層習慣,譬如只用方言與家人對話、或是只用折疊刀吃飯,並在每次吃完抹向身穿的工裝連體衣。這些習慣深根蒂固,加上對社會認知有限,他常陷入一種自卑情結。在接受天主教學校灌輸中產價值觀和品味後,她與父親關係逐漸疏離,她在書中寫道:「我感覺無法在他身上學到什麼。他的用字和觀點不會在法語課上出現,不會在哲學教室出現,更不會在其他女孩放著豪華酒紅沙發的客廳中出現。」這種隔閡一直延續到父親死亡,後來她籍著書寫重塑他一生,終於對父親、出身階級、以及自己做出和解,最終得以「奪回自己為了進入中產世界而擯棄之物。」《位置》揭露艾諾成長環境,有助大家深入了解艾諾各種觀點塑造過程。
書名:Simple Passion(香港法國電影節將同名電影譯作《情慾之愛》)
英文版譯者:Tanya Leslie
出版 : Seven Stories Press
自去年九月以來我只做了一件事:等待一個男人。
與《位置》相同,Simple Passion同樣取材自艾諾真實經歷。艾諾曾與一位已婚外交人員展開婚外情,書中敘事者經歷同樣的不倫戀,而主人翁由此至終保持匿名,尤其體現艾諾作品虛實不明性質。Simple Passion出版於1992年,以坦率語言描述女性在不倫戀情中之情慾需求,當時惹怒不少保守派人士。不過,很多讀者均在此書找到自己影子,艾諾曾在訪談中提及收到過大量讀者來信,表示:「向我吐露秘密的人有男有女,都說希望是自己寫出這本書」。艾諾憑Simple Passion晉身暢銷作家,書目在出版兩個月內即賣出兩萬本。
法國導演Danielle Arbid在2020年將書本改編成電影,作品獲選入同年康城電影節的放映名單。
書名: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譯者: 張穎綺
出版:大塊文化
第三本介紹書目同樣帶有自傳性質。故事發生在1963年,只有23歲的艾諾發現自己在一夜情後意外懷孕,當時法國禁止墮胎,違禁者可能被判入獄。 故事集中講述艾諾在發現懷孕後的日常生活以及心境變化,友人得知後漸行漸遠,同時學業成績漸漸下滑都使她彷徨無助。她分別看了兩位男醫生,一位為她注射安胎藥卻欺騙她是墮胎藥物,另一位雖然理解其處境,但亦不肯為她冒險犯規,最終只能靠黑市交易進行墮胎,過程危險非常。
艾諾表示:「雖然有很多小說作品曾談及墮胎,但從沒有看過墮胎細節。從得知懷孕到完成墮胎,中途完全是空白的。」向婦科醫生求助無門,在圖書館查找資料,亦只能找到有關「非法墮胎」的醫學風險。於是她將墮胎經歷搬上檯面,不止手術過程,還有施術後回到宿舍,見證胚胎因失血過多而死亡的經過。描述文字赤裸且私密,讓讀者感受同樣的屈辱與痛楚。
作品被改編為2021年電影《孕辱》(Happening),由女導演 Audrey Diwan 執導,獲得上年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榮譽「金獅獎」。
艾諾目前有四本作品被翻譯成繁體中文,除了上述介紹的《位置》和《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還有《嫉妒所未知的空白》與《沉淪》,相信在她獲獎後會有更多作品推出繁體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