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本地建築師打造灣仔海濱互動藝術裝置 取材於北角社區聲音
有沒有試過停下來,聆聽城市裡的不同聲音?香港智營設計大賞金獎作品《維港交響樂》讓你在市區放鬆心靈,聆聽海浪、樹木、街頭表演的聲音,甚至聽見人們的悄悄話。
作品最初贏得香港藝術中心「路過北角」項目,取名《北角交響樂》,後來裝置大受歡迎,便移到灣仔臨時海濱公園延長展期,並因應地點改名。
以聲音作媒,讓不同的人互相交流
「維港交響樂」是香港智營設計大賞「傳統玩具及遊戲」類別的金獎得主,最初只打算在北角放置兩個月,後來於社區反響良好,便得以保留,遷移至灣仔繼續展出。三位設計師黃鋈暉、黃達禮以及林靜怡都從事建築行業,他們透露裝置的設計靈感來自北角的地區特色。
「我們的理念是設計一些對社會有用的藝術品。當時我們發現北角的中老年人和年輕人分得很開,在公園裡面,很多時候一批坐在一邊,另一批坐在另一邊,兩者沒有什麼交流。我們希望可以做一些東西,讓社區更融合一些。
「我們也留意到北角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有城市的聲音、有海的聲音、樹葉被吹動的聲音。由於當時的地點鄰近天橋,也有一些車輛經過的聲音。我們希望可以捕捉這些社區的聲音,也得以保留城市與大自然間的交界。以聲音作媒,讓不同的人互相交流,多認識一些不同年紀、背景的朋友。」
裝置的設計基於對於聲音的設想,大件裝置中兩端的喇叭可供人聊天,另外一些比較小型的裝置用以收集社區中的聲音,例如針對樹木的裝置被放到涼亭,喇叭朝天,面向樹。而海邊的裝置就特意把收音的喇叭朝向海浪,收集海的聲音。
我們想人人有得選,不是每個人都想認識新朋友,也會有人想獨自聽一下海浪的聲音。我們希望人們想一個人使用可以,喜歡一群人一起玩也可以。
外型採用街坊設計
北角是中老年人較多的區域,除了他們自身的研究準備,當時的主辦單位也協助安排不同的街坊進行諮詢。設計師黃鋈暉表示:「當時一些組樂隊的年輕人跟我們說,比較少去北角是因為他們喜歡街頭表演,而那裡受眾會比較多老人。」
針對這點,他們夥拍非謀利機構找來一些年輕的「BAND友」改善設計,希望真正達至社區共融的設計效果。後來他們與這些年輕人變得熟絡,設計的一部分可以供他們進行街頭表演。裝置本身可以當作擴音器使用,他們希望音樂人得以更隨意地表演,簡單帶一個不接電的木結他已經可以進行街頭演出。
為了讓作品融入社區,他們更舉辦工作坊讓街坊選定作品外型。他們帶來各種物料的樣本,讓街坊一人一票,選擇最適合裝置的顏色,最後呈現的作品便採用了街坊的建議。
在設計過程中,他們認識到新朋友:「有一位年輕『BAND友』是讀設計的,這個比賽他自己也有參加,但沒有入圍。他特意參與諮詢,想問我們要一些建議。當大家都在聊我們的設計時,他會一直看我們的文件,了解我們的設計,讓我覺得他很有心。我們現在在IG上仍有保持聯繫。」
居民發掘裝置新用途
裝置在北角的放置時間從兩個月,到半年,到後來將近十個月,是因為作品大受街坊愛戴,自然也發生過不少趣事。黃達禮跟我們分享:「我記得最搞笑的是——有一位阿伯,表示很欣賞我們的設計,同時又想給我們一些建議,就說我們應該搞一個收錢的系統,讓別人付費後才能聽到這些聲音。他說:『你們做設計師,肯定不是賺得很多,你們需要有一些生意頭腦。』他似乎真的很擔心我們的生計問題。還有一個婆婆,覺得我們的設計很棒,甚至想介紹她的女兒給我認識。」
設計師固然為裝置設想了很多,但街坊們總是能發掘一些新用途。有伯伯會把裝置當成敲擊樂器來玩,有婆婆將裝置當成晨運時的輔助工具,加上當時附近座位不多,很多人便把裝置當作有靠背的座椅。
「我覺得一個社區設計最重要就是多用途。我們賦予一些功能給這些裝置之餘,其實社區本身也可以給它們創造一些功能。整個過程自然而然,你喜歡怎麼使用我們的裝置都可以。」
黃鋈暉覺得這個裝置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讓人放下戒心:「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在這個裝置跟陌生人聊個五分鐘,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在這個裝置,大家只是一起玩,有何不可呢?」
裝置現在遷至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地點不同受眾也不一樣:「北角的裝置更多的是服務區內街坊,現在裝置在灣仔,吸引的人群來自全港各區。搬來灣仔以後,海濱的特性也更強了。」他們希望即使是習慣了不同玩樂活動的成年人,也能透過裝置傳來的聲音獲得純粹的快樂。
這次他們參與的香港智營設計大賞評審本地原創設計,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同行獲得這個獎項,便大膽一試,結果獲得金獎。他們先前也設計過不同的社區裝置,包括寫有「維多利亞港」的字型藝術裝置《香港之光》,以及用超過30,000個膠樽蓋組成的《流動維港》。
【作品地圖】
【作品詳情】
名稱:維港交響樂
地點: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
展期:暫定至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