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上環】數碼生態下 藝術以什麼姿態回應?

撰文:洪昊賢
出版:更新:

Google、Facebook或者微信這些網絡平台成為了日常生活的部份,也因此成為藝術家必須要思考的創作媒介。展覽「.com/ .cn」由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MoMA PS1)的兩位策展人策劃,匯聚中西藝術家,以藝術創作回應數碼生態,將會在藝術月期間在K11 Art Foundation臨時展場展出。同期國際論壇平台Intelligence Squared亦會舉辦「社交媒體正在謀殺藝術?」,討論網絡化如何改變藝術觀賞,以及網上藝術市場的價值。

中國藝術家李明的作品《直線,風景》,記錄了藝術家從杭州走到台灣的50天徒步行程,並在25部iPad上呈現。(K11 Art Foundation)

iPad記錄50天徒步旅程

互聯網彷彿給予人「普世通行」的假像,而實際上不同國家的網絡有不同的特徵和文化背景,國家甚至會有所監控,亦因此產生不同的網絡思考模式。從管制上說,內地網民要大費周章才能上Facebook;從文化層面,不同語言可能決定了討論氣氛和思考模式。「.com/ .cn」展覽一部份的作品就顯示出限制,如出生在北京並於紐約完成學業,現在哥本哈根工作的中國藝術家劉詩園,以上百塊地毯組成空間裝置《這邊或那邊》。這些地毯以國家的旗幟和文字重新組合,既是語義的探索,也以高密度的拼貼方法質疑全球化。

紐約藝術家Gregory Edwards的《World Painting》系列,以較為傳統的抽象油畫表達其對網絡和全球化的觀點。(K11 Art Foundation)

另一位中國藝術家李明,則展示出在數碼年代藝術家如何利用科技產品進行創作。作品《直線,風景》,照片特寫和衛星定位系統圖像,記錄了藝術家從杭州走到台灣的50天徒步行程,並在25部iPad上呈現。25個屏幕等同藝術家途中的25個站點,記錄藝術碎片化的感受及與科技的關係。此外亦有紐約藝術家Gregory Edwards的《World Painting》系列,以較為傳統的抽象油畫表達其對網絡和全球化的觀點。

「.com/.cn」

日期:3月21日至4月30日
地點:K11 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上環永樂街33號中遠大廈地下)
門票:免費

社交媒體是扼殺還是成全了藝術?

阿根廷裔藝術家Amalia Ulman的「卓越與完美」(Excellences & Perfections)系列,這是她在社交媒體上執行的藝術計劃,曾經「騙」到不少人。(藝術家及James Fuentes LLC提供)

在網絡時代,你還會去藝廊看作品嗎?有人認為在網上已經可以看到大量藝術作品,有人則認為作品的力量與美感必須從實物體驗。無可否認的是網絡年代,藝術作品流傳的機會的確增加了,也因此令藝術更進入大眾生活。有不少博物館也因此嘗試將作品放到網上來吸引人流,卻也有不少藝術家認為狹小的手機屏幕是對藝術的侮辱。社交媒體到底令藝術降低身份,抑或使大眾天容易接觸?對社交媒體和藝術的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與由Intelligence Squared舉辦的文化議題辯論,進一步思考藝術與科技的關係。

正方:
Ryan Gander — 國際知名藝術家、2017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榮譽
Alexie Glass-Kantor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藝聚空間策展人、悉尼Artspace行政總監

反方:
Aaron Seeto —雅加達現當代藝術館(Museum MACAN)總監
Lisa Schiff — 國際藝術顧問、SFA藝術顧問創辦人

主持:
Tim Marlow —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藝術總監

「社交媒體正在謀殺藝術」 辯論 

日期:3月23日 6:30pm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N201 
門票:$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