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蕭紅|年輕女生助蒐集資料驚愕不已 蕭紅生平紀錄片製作始末
我的紀錄片團隊中,幾乎都是九零後女生們。做紀錄片是辛苦的工作,但如果我們都愛上片中的人物,那麼整個製作過程,也可以如戀愛一樣,上天入海找到「戀人」的照片,精心修圖、上色拼貼,加標題、講故事,樂此不疲。
文:魏煜格
我們團隊先做的是香港電台「華人作家」系列III的《跋涉者蕭紅》,也是這個系列唯一的女作家。
【延伸閱讀:袁培力查香港大時代書局原址述蕭紅在港初期生活】
港台要求導演們要突出每一位作家的文學成就和文字特色,因此我請副導演、編劇助理李晚祺率先通讀《蕭紅全集》,同時把她覺得有意思的場景、事件拉出一條時間綫。這位乖乖女在閱讀中,可以說每天都要表達驚愕:
「她當時還懷孕呢!認識第二天就成了戀人?」
「第三天又提出分手。然後蕭紅不同意,就又不分手了呢!」
「太刷新三觀了!」
亂世中,愛無哲學
如果不讀蕭軍、蕭紅本人的文字,會很難理解他們的時代和情緣。1932年兩人相識之前,蕭軍進過東北講武堂,當過騎兵、砲兵、步兵、憲兵。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滿洲被日軍佔領。蕭軍因和友人共組義勇軍的計劃敗露,逃到哈爾濱開始了賣文生涯。當時日本人對於任何抗日思想都十分警惕,如果報刊發表的文字透露出民族主義情緒,就會被查封。蕭軍雖然每天都嘗試把周圍的生活寫下來,也必須琢磨寫什麼樣的文章才能換得稿費。
【延伸閱讀:反右運動受害作家紀錄片《蕭軍六記》揭文革前後刻苦生涯】
蕭紅童年喪母,青春反叛。當時因同居的未婚夫回家拿錢後不知去向,被困東興順旅館,身懷六甲,旅店老闆說她欠了400元的食宿費,威脅會把她賣給妓院。她寫信到《國際協報》求救,蕭軍受副刊主編裴鑫園之託,前來一看究竟。蕭紅看過蕭軍的《孤雛》,說很喜歡文中幾處。故事中窮得鞋底都掉了的作家,把自己的飯錢都施捨給一位母親去買奶粉。蕭軍七個月大時母親自殺,從小缺乏母愛、性格倔強,長大之後也見不得有人被欺負,骨子裡期待女性對他如母親一般包容。他在《燭心》一文中寫道:
「噯!一對沒有媽媽的娃子!難為我們怎的偏是遇著!?」
「不知什麼緣故,我只是要附向你的懷中去哭!哭!哭個盡夠!」
兩人一見面就互訴各人遭遇,閃戀。蕭紅問他怎麼看「愛的哲學」,他回答,「〇哲學——愛就愛,不愛就丟開!」(編按:「〇」是書中所載的符號)她問:「如果丟不開呢?」蕭軍答:「丟不開……便任他丟不開吧!」當時兩人大笑,但最後一句,一語成讖。
(魏煜格「六年情債,半世情緣」系列文章一。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