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40|Hedda Morrison記錄光影香港時代宿命|歷史遺珍攝影
《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由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創始人艾思滔策劃,將於12月14日展出至明年(2022年)3月6日。歷史照片包括Hedda Morrison、李福志(Lee Fook Chee )和Brian Brake的攝影作品。本文轉載「特選照片」Hedda Morrison三張作品,供讀者先睹為快。
二戰剛結束百廢待興,民生困苦,像相中在街頭擺賣的婦人,日子都過得憂心忡忡,前路難以預測。她銳利的眼神難掩戒心,頭髮隨便用髮夾盤起,身上只有一件披風抵擋寒風。Senior Service、駱駝及好彩是當時最暢銷的香煙品牌。
Hedda Morrison這張作品構圖置中對稱,展示西環密麻麻的樓宇,衣裳竹緊挨着商舖招牌,擠迫的環境可見一斑。曬晾的衣服儼如萬國旗,由此可見華人百姓雖然只有蝸居容身,但卻很愛清潔。
德輔道中雪廠街口以東處,行人氣定神閒過馬路,不用擔心來往車輛。電車系統沒有遭戰火摧毀,1940年代後期重新投入服務,但香港大部份車輛都被日軍掠去,根據1946年底的註冊記錄全港只有1,450部私家車、195部的士和1,152部貨車。
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
日期|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3月6日
場地|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香港賽馬會復修軍火庫)
地址|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
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上午11時至晚上8時(逢星期一休館)
費用全免
官方網站:https://asiasociety.org/hong-kong/exhibitions/recovery-resilience-resurgence-fusushengxinizhongqiucunzhongzhenqigu
本展覽的攝影作品活現香港在上世紀中期連續多個年代的面貌,展現歷時30多年的蛻變:從1946至1947年間戰後復甦生息,到1950年代逆中求存,1960至1970年代則重振旗鼓令舉世矚目。這些香港照片由三位攝影師執鏡,按年序排列依次為Hedda Morrison、李福志及Brian Brake,各自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攝影目標。誠如Hedda Morrison早期在中國及後期在東南亞拍攝的作品,她的香港相片盡顯對平民百姓的愛戴和尊重。這些貼近生活的照片不少獲選刊登於紐約出版的The Family of Man,這冊經典影集收錄的作品專誠向生活致敬。Brian Brake的信念與Hedda Morrison不謀而合,然而Morrison的作品多為獨立相片,而Brake則藉着連環影像說故事,透過精心鋪排構思,運用精湛的攝影技巧演繹。他的敘事式攝影作品曾獲多份當代攝影雜誌刊載,包括著名的《生活國際》及《國家地理》雜誌。李福志的人生面貌和攝影道路都與Morrison及Brake差別甚大。他不似二人出身富裕家庭,也從沒接受正式的攝影訓練,全憑堅毅意志與實力闖出新路,為訪港遊客拍照和售賣照片。三位不同閱歷的攝影師,各自以其風格記錄了香港近數十年的歷煉,讓我們可以在是次由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辦的相片展覽中細賞。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