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開幕|曾灶財,開門見|M+速讀「香港:此地彼方」【1】
M+開幕,今(11月12日)起駐守一年(至2022年11月27日)的專題展「香港:此地彼方」,一進門就是曾灶財墨寶。
「曾灶財是不是藝術家」的討論已有近二十年,地下大堂展廳開門見門,是一幅寫在門上的曾灶財作品,象徵「九龍皇帝」作品正式登上殿堂的時刻,香港已經不再一樣;或者說,香港從來多變,變得總是令人適應不來?不管是戰爭、文革等時期逃港的「新移民」,還是那個已然消逝的年代——被人以剛柔並施的管理方式來管治,人人都得適應過來。香港藝術創作的基因就是「自由」,如果街上有人嚴管塗鴉,就沒有曾灶財作品的出現?
M+內部環境——
今日香港有自己特色的「自由」,昔日街頭畫字都可成為殿堂級藝術品的年代已成過去,曾灶財藝術之門已經莊嚴地關上,香港塗鴉藝術大門則已被置在博物館。曾灶財晚年接受不同商賈邀請寫字,(他要的不是錢,而是一頓溫飽)比起這幾年許多街頭塗鴉者幸運太多——他有寫或不寫的自由。
【延伸閱讀|逾千藏品首曝光 浩瀚泥人成打卡位 展艾未未《洗白》】
曾灶財許多字已被香港管理者塗抹掉了,頗為有意思的是,竟又被政府買下來,挪到M+收藏與展出,並在專題展覽入口衝擊每個觀者:曾灶財年代的香港早就不在,真正留下來的人竟然就只有曾灶財了。
曾灶財足迹——
曾灶財藝術是街頭塗鴉藝術,他寫了什麼文字,從來都不是大家會深究的內容;他寫在哪裏、如何出現、為什麼寫,則早有訪問與報道,在此不重溫。如果他活在這個年代,應要明白一回事:他自號皇帝已屬不確,何況在街頭塗鴉「犯法就是犯法」。曾灶財愛寫就寫,鍾意幾時話自己係皇帝都得。那個年代畢竟是對每個本地人都寬容,現在許多人寫什麼都驚餐飽,或者爽性讓筆桿躺平,不寫兼走難。
我們應當慶幸他已仙遊,不再受以上那一回事的質疑與挑戰,而「此地彼方」正好提示我們,此地此時人人身不由己,而此地本來就不屬此地人,百多年前如是,這幾十年亦如是——此地不屬此地,彼方其來有自。
(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