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球壇出現過的球隊可以歸為幾類?|李德能
英式足球由萌芽於英倫三島到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還未夠200年歷史,這玩意很早就跟隨英國人到處落戶,也來到香港落地生根,踏入20世紀逐漸開枝散葉,由一種洋人小圈子的活動逐漸發展為華洋社群的共同愛好。
文:李德能 | 原題:香港足球的興替 | 來自《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三聯書店)
足球一直與香港社會同步演變,由於香港足球起步早,普及程度和水平都比較高,一度被譽為「遠東足球王國」,在亞洲還沒有多少國家認真踢足球的時代,香港亦順理成章成了領頭羊。二次大戰之後的一段時間,香港是推動亞洲足球發展的火車頭,1954年亞洲足協成立,香港是12個創會成員之一,被尊稱為「中國球王」的李惠堂是第一任秘書長,而首四任會長都是香港人,依次是羅文錦、郭贊、雷瑞德和陳南昌,1956年第一屆亞洲盃亦在香港舉行。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完全停頓了4年的香港足球重新起步,回頭看這70多年的經歷,不難發現香港足球的變革,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香港經濟和社會的變遷。
戰後在香港球壇出現過的球隊可以歸為幾類——
第一類是體育會足球隊,南華、傑志、香港會、東方、青年會、愉園都屬於這類。
第二類是行業球隊,長時間在較低組別比賽的筲漁、首飾、九菓、報聯等都是這類,單看名字,已經可以猜到球員是那個行業的從業員。
第三類是紀律部隊,包括獄吏、緝私、警察和消防等。
這跟戰前的情況頗不一樣。上世紀初香港足球的骨幹大戶是駐港英軍,大戰前出現過的軍部隊伍甚多,包括京士陸軍、威路沙陸軍、東沙利陸軍、山多倫艦、居了艦隊、海軍、陸軍、空軍、炮兵、空軍通訊367營、工程等,由於軍部兵種多,單位多,所以球隊亦特別多,歷來共有超過40隊。
楊屋道運動場曾是甲組波戰場
隨著英軍在香港的地位改變,二次大戰之後,復原的第一個球季,不少戰時散落各地的華人球員仍未齊集,所以人數不多,軍部則依然提供了大量球員,單是海軍都可以分拆為甲乙兩隊,文員同樣分成甲乙隊,結果空軍和海軍分奪戰後第一季的聯賽及銀牌錦標。不過,這亦是英軍球隊在香港足球史冊上的最後留名,這類球隊隨後漸漸減少,到80年代最終全數淡出。
少了軍部球隊,隨之而出現的是地區球隊,最早成立的是1958年的元朗體育會。70年代初,香港政府著力開發新市鎮,藉以將市區難以消化的新增人口分散,第一代發展的3個新市鎮先後成立了體育會,荃灣(1975)、沙田(1982)和屯門(1986)算是地區體育會的第二代,而最早在足球圈打響名堂的是老字號元朗,1963年首奪聯賽錦標,成為第一支封王的地區球隊,1968年,再奪銀牌冠軍,到1979年捧走足總盃。荃灣亦一度是甲組實力派,位於楊屋道的運動場也曾經是甲組波的戰場。
公司企業在香港足球發展中曾經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這類球隊亦最能反映香港的經濟特徵。英國人生性愛玩,世界知名,他們講究生活享受,特別喜愛體育,所以很多現在流行的體育項目都源於英國,工人階級閒暇時喜歡運動,又愛睇波,而老闆亦特別鼓勵員工參與運動,所以在港英年代,警察、消防、市政等政府部門都可以在甲組聯賽成為實力分子。
(《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選載之一,待續。本文經三聯書店授權轉載,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書籍簡介|「本地波仲有得搞嗎?」這是不少香港球迷心中的疑問,也是資深足球評述員李德能很想提供答題的問題。為此,他提出了一份不一樣的「香港足球綠皮書」,跟大家分享他對香港足球多年來的觀察所得到的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總結與建議。
作者簡介|李德能,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畢業,傳媒工作由財經新聞開始,因緣際會,加入香港電台擔任編劇及廣播劇演員,及後兼任體育節目編導,自此與體育結下不解緣。 10歲開始成為球迷,到26歲執起話筒,成為足球評述員,由本地波到各國聯賽及國際大賽,從電台到電視台,曾經主持及評述6屆世界盃、4屆歐洲國家盃以及6屆奧運會。除了傳媒工作,亦曾任香港體育學院體育資訊及公眾事務經理,現任香港賽馬會公司品牌高級經理。著作有《金牌背後》、《逆風而上:李麗珊》及《人生一場波:上半場精華》。
書名|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
作者|李德能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