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孩|美國夫婦深入國境尋找自己的未來女兒|魏煜格

撰文:魏煜格
出版:更新:

那是2005年的夏天。我當時因為拍紀錄片的緣故,每月兩次,從香港去內地旅行。放暑假沒有課的時候,還會一次去兩三個城市,節省費用。有一次從湖南長沙搭飛機去西安,登機坐下來之後,發現前後左右都是操著美國口音的白人乘客。

文:魏煜格 | 原題:被從中國領養的女孩

那時我已經到香港幾年了,此時一種熟悉的情景讓我想起數次從加拿大去美國旅行路遇的旅客們。他們每個人都儀容整潔,完全符合我印象中北美中產階級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在旅途中和陌生的我聊天,只是這個旅行團所有人的情緒都超出一般地高漲。我憑直覺向坐在旁邊的女士發問:「請問你們是領養團的嗎?」

「這也能看出來嗎?」她很驚訝。

「不是看出來的,就是一種感覺。」我有點得意。

聽到我能說英語,周圍的幾個人也都打開話題。一位女士告訴我,她和丈夫已經是第二次來到中國,他們之前已經領養了一個小女孩了。夫婦兩人第一次來之前,已經和相關機構聯繫了一段時候,大家的共識,是最好的領養年齡在12至16個月之間。機構會提前半年到一年就開始聯絡、發照片,兩邊大致確定之後,會安排領養夫婦來中國(基本上必須是「夫婦」,當時對於單身的人或者同志伴侶的領養申請是不會批准的)。

+3

這對夫婦到來時,見到了照片中的小女孩。本來她在哭,見到未來的美國爸媽,卻立刻綻開笑容。兩人感動於這種緣份,雖然他們不是用「緣份」這個詞。在回程路上,母女倆在火車站找不到爸爸了,媽媽正在著急,她抱著的小女孩突然指著一個方向,原來她認出了遠處的爸爸。兩人一路帶著這樣的感動回家,周圍鄰居都來看這個中國的小女孩,送來各種禮物。這一次,夫婦決定再給中國女兒領養一個「妹妹」,讓她長大了不會孤單。

啟動了領養程序之後

此時坐在前排的夫婦轉過來說,他們家裡有四個男孩,他們想要一個小女孩。他們最大的兒子十歲,最小的才三歲。大兒子和媽媽說,不是只要個「妹妹」就好,而是要鄰居家那樣的「妹妹」。他們鄰居家的「妹妹」也是從中國領養的一個小女孩。啟動了領養程序之後,這家人做了很多準備,把領養機構寄來的照片看了又看。他們出發來中國之前,家裡的每一個小男孩都打掃好了自己的房間,準備讓「妹妹」感到受到歡迎。夫婦兩人出門了,全家都在期盼他們回家。我當時很驚訝絕大多數領養中國小女孩的家庭,並非因為他們自己不能生育。他們要經過無數的審核和繁瑣的手續,才能千山萬水把一個被父母棄養的中國小女孩帶回家。

這一團人已經和要領養的孩子們見了面,在等待一些批核的過程中,去西安旅遊。美國人原本就有「沒有到西安就沒有到中國」的說法。加上克林頓總統1998年6月在西安訪問時,在南門外盛大的入城式在美國也轉播了,美國人從此到中國更是要把這座古都選為必去的一站。我和領養團的成員們在機場分手了,祝他們旅行愉快。此行之後,我開始忍不住想像,那些被領養的中國小女孩長大了會怎麼樣呢?

(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魏煜格,原名魏時煜,紀錄片導演,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副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電影學博士。紀錄片有關注跨洋電影及海外粵劇的姊妹篇《金門銀光夢》(2014)和《古巴花旦》(2019),聚焦文人歷史命運的姊妹篇《蕭軍六記》(2021)和《紅日風暴》(2009,與彭小蓮合作),以及香港電台華人作家系列中的《王實味:被淹沒的作家》和《跋涉者蕭紅》等六部。電影方面的專著有《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2016,獲2017年香港書獎)、《東西方電影》(2016,增訂版),《開始學動畫》(2010,與梅凱仁合著),以及《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2009,與楊遠嬰合著),知識份子歷史方面的專著有《王實味:文藝政風與思想改造》(2016,獲2017年香港出版雙年獎「文學和小說類」最佳出版獎)和《胡風:詩人理想與政治風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