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2021|昔日街頭美食 細說臭豆腐的起源與「味」力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臭豆腐」,可以它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懷舊小食,它的獨特氣味更是獨樹一幟的難以言喻,尤其是剛炸好的臭豆腐,喜愛得它異香撲鼻、趨之若鶩、甘之如飴,厭惡的卻覺得它奇臭無比,退避三舍,兩喜喜惡差別之大,確是一種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懷舊小吃。
文:蘇慶彬、何淑珍 | 來自《香港舊百業風貌》(天地圖書)

臭豆腐本是浙江紹興的傳統小食,在上海一帶處處可見,是上海人特別喜愛的美食。四、五十年代港淪陷光復後,大批內地的逃難者紛紛湧到香港及台灣等地,當中逃亡的不乏上海人,因此這道上海小食也隨之引進香港。由於它是豆腐做成的另類發酵食品,發酵後有一種獨特的氣味,聞起來臭臭的,因此名之為「臭豆腐」。

臭豆腐(資料圖片)

新鮮豆腐變成臭豆腐的起源,傳說中不知是否屬實?據說清光緒年間,北京前門延壽寺街有一位名叫王致和的讀書人,家裏是經營豆腐生意,有一次,作坊做多了豆腐而賣不出去,發了霉卻捨不得扔掉,他嘗試在發了霉的豆腐上撒些鹽和放上辣椒粉,抬到後院密封停放,隔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豆腐面上的霉自動消失,而且散發出一股奇特氣味,他嚐過一口後頓覺味道醇美,炸食之下感到外層香酥鬆脆,內面軟綿綿的柔滑可口,覺得非常的好吃,後遍傳坊間試食,感覺美味無與倫比,瞬間臭豆腐「臭名遠播」,不脛而走。

臭豆腐之所以奇臭無比,其中「發酵液」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都各有差異。上海食肆約分為臭豆腐亁和臭豆腐乳兩種,這股香臭難辨的味道,相信很多香港人對它都會感到非常熟悉。

「臭滷」(發酵液)以台灣製造的方法最為普遍,是採用開放式的自然釀造方式(用容器密封發酵,不直接加入種菌),在自然環境中任其自行腐爛溶解。臭豆腐的發酵液用料,一般是取用老莧菜莖的一部份,加入洗米水、冷開水、再加腐壞的蛋(或魚塊、豬肉)及食鹽、少許酒等,全部配置完成後,同放在一個密不透氣的槽容器內,停放溫室中靜靜地發酵五至六個月,便大功告成的變成可重複使用多次的「臭滷」溶解液。

隔去槽中腐爛渣滓,取出臭滷,消毒後,把含水分低、質感最堅實的厚豆腐(豆腐盡量用淨布抹乾),全塊的浸泡在發酵液中密封,在溫室裏存放約六個小時,由於豆腐泡浸入臭滷中,細菌及黴菌引起的作用,豆腐中的蛋白質漸漸受到分解,而產生蛋白質中如胺(Amine)及肽(peptike)⋯⋯等特有臭味的分解物,遂成為具有獨特氣味,及內裏呈現海綿狀結構的臭豆腐。

昔日的太子道(資料圖片)

這道小食,兒時很少吃,反而在七、八十年代居住在太子道的時候吃得最多。記得,當日我們領得學校房屋津貼,租賃了太子道某一所僅有三層高的二樓花園洋房,每天下午四時左右,便見一位肩膊挑着油鑊擔子,沿街叫賣臭豆腐的外省老人經過,或停在我家樓下大聲叫嚷着「臭~豆~腐~」,通常他都是邊賣邊炸的,經過時街上散發出的陣陣獨特臭臭氣味,好此道者,覺得異香撲鼻、芬芳美味,怕臭的人則掩鼻繞路而過。

我們居住的地區日常甚少有沿街叫賣食物的小販經過,所以特別矚目:崇修從小特別喜愛吃這種怪味零食,假日裏我們經常地也會買來吃。那小販賣的臭豆腐炸好即吃,有入口即溶化口感,特別皮脆內鬆軟,塗抹些甜醬甜醬同吃,更覺得非常地好味,後來不知甚麼原因,忽然間消聲匿跡的不見他的蹤影,從此,我們難吃到如此好味的臭豆腐了。

《香港舊百業風貌》蘇美璐插圖作品(天地圖書)

多年後,路過維園偶一「臭豆腐」擺檔者,嚐試後覺尚可媲美外,現今坊間縱使食肆店舖林立,遍尋下也難覓得其蹤影,想是瀰漫於空間獨特臭臭難聞的氣味,令附近部份食客難以接受,得不到大眾認同之下,縱使有人特別欣賞,往往亦尋食之不易。據知台灣現今好此道的食客仍有不少,需求供應下,仍有不少售賣臭豆腐的專門店舖,可是在香港它卻沒有那麼幸運,在難覓容身之地的環境下,臭豆腐這種別具特色風味的街頭懷舊小吃,料想不久之後將會慢慢地在香港消失!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轉載,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香港舊百業風貌》(天地圖書)

書名|香港舊百業風貌
作者|蘇慶彬、何淑珍
插畫|蘇美璐
出版|天地圖書(2021.06)

內容簡介|面對着先夫慶彬「香港戰前街檔、行販各業的式微與發展」的諸篇遺稿,替「它」作文字補充與詳細敍述說明,篇幅中各資料的蒐集、箇中的寫作技巧,實覺頗繁重而屢感不易寫。自感才疏學淺、學養之不足,千頭萬緒,力有不逮,難於書寫,無從下筆之際,心中倍覺忐忑不安而思放棄。可是,那是丈夫遺留下的心願,不可以啊!我一定要代他完成,那怎麼辦?睡不着,往往在夜闌人靜的夜半起來,斜靠在美璐母親節時送我印有父親肖像畫的睡枕旁,把寫後稿子逐一逐一仔細的再思索和更改,奇怪的,也是意料不到的事,文稿每經修改後,都變得通順了,文中的觸覺、字裏行間的筆法、文意描述得也細緻得多了。再三細看,有時,真懷疑這些文稿,是否真的是我寫?我怎會寫得那麼好?很神奇吧!冥冥中,許是丈夫暗中助我一把吧,是他把他想寫的都融入我思想裏,是他帶領着我每篇應如何地去描述,歷時兩載,在他的陪伴下,《香港舊百業風貌》這本圖文書──是丈夫生前極希望跟女兒合作的一本圖文書,現在,我終於替他全書補充整理完畢了,書中插圖更得女兒美璐親手繪畫。這是一件頗有意義的事,料想,丈夫的心意亦當是如是的想吧!——何淑珍

作者簡介|蘇慶彬,1932年生於故鄉廣東省惠陽縣,卒於2016年美國新澤西州。1956年畢業於新亞書院文史系,旋即入讀新亞書院研究所,畢業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硏究員,其後出任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歷史系教職兼任歷史系系主任,直至1993年榮休,凡二十五年。其間主要講授「中國通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中國歷史要論」及「中國文化史」諸科。

作者簡介|何淑珍,於1942年廣東東莞出生,年幼喪父,淪陷期間隨母流亡至香港,自此視香港如家鄉。婚後專職相夫教子,直至兒女長大,丈夫退休後,隨夫移居澳門凡十八年,閒時涉足股票市場自娛。晚年與丈夫移民美國兒子家,對香港舊事,念念不忘,寫下《珍收百味集》一書。後丈夫因病辭世,鬱悶難抒,心中淒苦,藉書信寄語丈夫,因而再寫下《窗前小語──給丈夫的信》一書,略以釋懷。為圓丈夫欲與女兒合作出書的心願,代編寫了《香港舊百業風貌》一書。

畫家簡介|蘇美璐,生性懶散,不學無術,小時候常被父親責罵「只識食、玩、同睇電視」。十四歲「流學」英國,僥倖能畢業於百禮頓美術學院,修讀插畫。1987年至今以畫公仔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