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FS|將會取代現有 HTTP 架構?可以永久保存內容與檔案的技術

撰文:可夫
出版:更新:

區塊鏈技術一直以去中心化為宗旨,帶來不可竄改、透明、公開的結算系統。加密貨幣帶來金融與資產的去中心化;以太坊延伸出 NFT 藝術品,則在創作領域及藝術收藏市場作去中心化。這兩者現時可能仍然給人一種屬於金融世界行內技術的感覺,那麼現在開始進一步提倡的技術可能跟我們所有人關係更密切——利用 IPFS 技術,為創作物以至所有形式內容實行儲存與傳播的去中心化。

延伸閱讀——虛實兵譜|NFT 用於實物藝術?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非同質化代幣」

IPFS 是什麼?

IPFS 「星際文件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的簡稱,是 HTTP 或 FTP 等級的「協定」(protocol),可以理解為電腦等裝置彼此互相溝通的模式。IPFS 的核心在於它使用分散式檔案系統(distributed file system),即是一種允許檔案透過網絡在多台主機上分享的檔案系統,可讓多台機器上的多名用戶分享檔案和儲存空間。

IPFS 標誌(icommunity.io)

這樣聽上去好像有些難懂,但我們熟悉的 BitTorrent(BT)就是例子。BT 用的是 P2P(Peer-to-Peer)技術,讓每個連結起來的用戶都成為某個或某批檔案的上傳者。不似傳統伺服器,用戶要從伺服器這個單一檔案來源從頭到末下載整個檔案,P2P 的多點共享檔案形式,容許從不同的其他用戶下載同一檔案的不同部分,大大加快了每個用戶下載的速度,甚至用戶愈多、速度愈快,這點跟傳統的伺服器模式剛好相反。

直接下載與 P2P 下載模式比較(Wikimedia Commons)

在快速之餘,IPFS 不同於單純的 P2P 之處,在於它亦應用了類似區塊鏈的技術,加上分散的特性,同一檔案都有多份經加密過的檔案備份,上傳後便無法修改或刪除,因此使用 IPFS 架構的檔案比伺服器模式保存得更穩當。在理想的情況下,我們或許以後都不會再看到「HTTP 404 page not found」網頁無法存取的錯誤訊息。

(Wikimedia Commons)

IPFS 的發明者 Juan Benet 的願景是要取代現今通用的 HTTP,全面升級現有互聯網的核心架構,更新成更有效率、更安全、更永久的體系。

內容的去中心化

在當今資訊流通極為急速的現代,出於節省伺服器空間與成本、無人管理又或是其他理由,硬體上的資料往往會被刪除。使用單一伺服器的中心化模式儲存的網頁或資料,一旦若伺服器消失,用戶就不再可以存取內容。

IPFS 的特性可以避免這種缺失。借助區塊鏈技術,IPFS 可以建立永久保存的檔案系統,為新聞媒體、期刊雜誌,以至資料庫或檔案館作永久的備份。這意味每名用戶的電腦與硬碟都會扮演著傳統伺服器的角色,創作物與任何數碼形式的內容,都可以永久保存,除非系統中所有保存該檔案的硬體都被同時消除。

香港區塊鏈技術先驅、LikeCoin 創辦人高重建頭像(ckxpress.com)

香港的區塊鏈技術先驅,同時是加密貨幣 LikeCoin 創辦人高重建,將以「備份香港:紀錄歷史(區塊鏈存檔技術的應用)」為題,介紹這 IPFS 技術及它的應用,有興趣了解這種未來最新技術的朋友,可以留意。

講座資訊:

備份香港:紀錄歷史(區塊鏈存檔技術的應用)

講者|Kin Ko / LikeCoin - Republic of Liker Land / Hong Kong

時間|2021年7月17日上午10:30至11:10

講座形式|網上講座,免費註冊

登記網址|https://bit.ly/HKOSCon2021

(Hong Kong Open Source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