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離世|粵語正寫奠基者劉晟筆耕70年 上月發表筆名文章成遺作

撰文:可夫
出版:更新:
容若(劉晟)老師走了。悲莫名。
劉天賜Facebook

6月22日,多位傳媒人、專欄作家收到訃告,知悉香港著名報人劉晟(筆名容若)於6月19日午因病辭世,享壽八十八。

外子劉晟(容若)最近因病入院,不料病情突然轉差,於六月十九日下午不幸病逝於荃灣港安醫院。心中萬般不捨,十分傷痛。感恩所有家人都陪伴在側,讓他安詳地離去,盼願他能得享安息!外子生前經常提起跟老朋友相處點滴,回憶過往很多事情,特此通知大家為安。
容若妻子訃告

劉晟生於1933年,早在17歲投身報業,在《金報》撰寫軍事評論。1950年自汕頭來港,1955年加入《明星》,隔月轉職《晶報》任電訊版、娛樂版主編。

那個年代的人讀過兩年書也天天看報,每天出版的報紙有近百份。《金報》的大老闆只有廿二歲,小老闆廿歲,請了十七歲的我寫軍事專欄。
引述自《壹周刊》2011年1月13日專訪

1959年轉為副刊主編,為〈通天曉〉等多個專欄主筆直至1985年。劉晟廣為人識的筆名為容若,出版多部探討語文與歷史的專著,另有筆名茗翁、刁龍、丁奇、瓊玉、吳越人,筆耕逾七十載。據悉,生前最後一次發表的文章為今年五月號《明報月刊》〈與宋郁文談粵語──兼質疑〈後出師表〉真實性〉,容若筆下的宋郁文(1917-1985)同是香港著名報人。

香港 fact check 鼻祖

容若著有《挖出歷史的趣味》、《以弱勝強史話》、《開國智囊啟示錄》、《容若咬文嚼字》、《熒幕用語》、《粵語國語好雙語》、《煮字錄》、《常誤詞語辨正》、《成語探源搜趣》、《英王寫別字》、《文學基本功》、《關鍵在一字》、《簡化字尋根揭底》等書。

得知容若前輩離世,心情沉重!但相信悼念他的最好方式,莫如把他對文字研究的心得的大文重新分享,讓其繼續嘉惠民眾。
黃志華Facebook

容若筆耕貢獻香港文化,文章既有他專精文史考據工夫,亦有通識面向,無所不談,無所不寫。他的文章,有為香港粵語字起了定調的效果,例如粵語「老豆」,他考《三字經》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句,「竇燕山」是父親人辦,推想「老豆」應寫「老竇」。文章廣受認同,視為正寫,沿用至今。填詞人、詞評人黃志華在Facebook分享容若文章,提到粵語不少雙音詞來自唐詩——

+1

長年在「左報」工作的容若,在2015年出版《簡化字尋根揭底》,此前已在專欄明言反對簡化字(俗稱簡體字),例如「盤飧語出《左傳》指飯菜,餐只作動詞、量詞用。改飧為餐大違原意」,簡化飧字,混淆正寫,遺害頗深。2011年受訪時亦有透露自己最反對簡體字與去除方言的做法,形容是倒退,亦因這些言論,每天都收到匿名信來誣詆他危害祖國。

容若可說是香港 fact check 鼻祖。從文章可見,容若鑽研文字,不會受權威影響,曾數大作家寫錯字與別字:魯迅寫「按步就班」(應寫「按部就班」),茅盾寫「混水摸魚」(應寫「渾水摸魚」),巴金寫「無動於衷」(應寫「無動於中」),就連辭書《辭海》、《現代漢語詞典》都能拔出錯字,寫在專欄逐一指正。

容若畢生沉迷紙堆字海,亦為香港文化打撈幾近失傳的文字,無意間為香港保存「文化中國」。熱情燃燒至今未滅,容若著作甚豐,一如黃志華所說:懷念前輩的最佳方式,就是細讀著作,無言感激。願容若先生安息。

編後語:本版邀請容若《晶報》時代的報人撰文悼念。歡迎讀者電郵投稿stylenculture@hk01.com。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