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韓劇:不要忘記娛樂背後的勞動血汗|劉美兒專欄|影島筆記
一直在談韓劇的精采之處。韓流作為商業計算極其精準的文化產業,面向國際,大量輸出,項目一旦開展,本來就不容有失。可藝人自殺、拖欠薪水、性暴力、語言欺凌、過勞等狀況屢見不鮮。這些結果,顯然統統來自業界俯拾即是的潛規則。這些痛苦,並非單憑一句「今天也辛苦了」之類的慣用勉勵語就能抵銷。
文:劉美兒
《消逝的韓光》一書,正正努力提醒我們,「娛樂」這回事,向來不單只有華麗。作者李韓率,便是這個巨大反差的目擊者。如有留意韓國新聞,數年前某劇的副導播因身心疲憊,不堪壓力而自殺。逝者李韓光便是作者的親兄。事隔數月,電視台最後不敵社會輿論才肯正式道歉,而他也沒有就此作罷,堅持成立人權中心,繼續收集業界勞動者的舉報,為他們爭取權益。
【「影島筆記」其他文章:韓劇厲鬼非因刻意作惡而是有冤未了】
連續劇的誕生過程中,劇組每周過百小時的地獄式拍攝工作,彷彿已經不在話下。對韓劇稍有認識的觀眾會知道,連續劇可以是百分百事前製作,也有拍了四五集便開播的半事前製作。另外所謂「邊拍邊播」模式,用意是拿揑觀眾的即時反應和收視點,給餘下集數作參考。這意味著什麼呢,就是原劇情有機會被推翻,重新擺棋,而劇組又馬上陷入高壓的追趕狀態。
李韓率更抽絲剝繭,仔細解說連續劇的製作過程,目的是暴露其中一個惡魔源頭:外包制度。擁有最大管理權力的電視台和製作公司,不必然為所有勞工負責。美術、收音、燈光等專業團隊如屬外發,各組領頭或指導,因這種合約結構,就算本身是勞工,也隨即變成資方身分,各自聘用旗下組員,變相承擔許多法律責任。拍攝期間萬一出了差池,因為這種千瘡百孔的制度,誰也無法直接向電視台或製作公司爭取公道。
【「影島筆記」其他文章:韓劇與書紙上的遺物整理師故事】
《消逝的韓光》是一部讓人讀得心酸的書。李韓率憶述,得知兄長自殺消息之前的數分鐘,電視台人員還不斷向其母數落和詆毀失蹤哥哥的工作表現如何「惡劣」。體制雖不公,但總被辯解成「這是娛樂行業的特性」,食得鹹魚抵得渴。驟眼看似合理,背後卻把勞工應有的權利徹底扭曲。受眾如我們,若都喜愛這些創作成品,更應站在勞動者和貢獻者那邊,共同直視其陰暗、但非常真實的一面。
(專欄「影島筆記」每周日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原題:不要忘記娛樂背後的勞動血汗。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劉美兒。曾是記者,目前是書店策劃。白天打工,晚上讀書寫字。文章散見各雜誌報刊。
【「影島筆記」其他文章:莫扎特巴哈舒伯特《Penthouse》音樂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