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展】《人的莊園》用動物園比喻社會:人類只是籠中物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在反烏托邦小說《動物農莊》中,農莊的動物推翻人類統治,成為莊園的新主人,牠們原本希望實現所有動物一律平等的理想,可是最後卻重新回到了高壓統治。台灣攝影師周慶輝受《動物農莊》的啟發,花了5年時間拍攝《人的莊園》。周慶輝認為,人類社會存在種種規限,其實和動物園無異。

《人的莊園9號》,反思性別定型。(La Galerie)
《人的莊園1號》,反思社會對於塑身的身體美學。(La Galerie)

為什麼一輯相要用5年時間去拍?

原來,周慶輝花了近一年時間,才說服新竹動物園和高雄壽山動物園借出場地拍攝。他前後召集了四十人的團隊,包括演員、化妝師、場景設計師等等,整個拍攝計劃耗資超過七百萬台幣。周慶輝與太太甚至向銀行作樓宇按揭,其投入的資源簡直可與美國著名攝影師Gregory Crewdson媲美——兩人的拍攝費用如製作電影般高昂。周慶輝用8x10吋彩色大片幅底片製作,印製出來的大照片讓人能看清影像的細節。

他曾說:「很多攝影人是拍完照片才開始組合構思,而我是先有攝影計劃才進行攝影工作。」

周慶輝用擺拍(Staged Photography)的方式去拍攝《人的莊園》,拍攝前期精心挑選演員和道具,事先設計好拍攝的一草一木,務求製作出超現實效果,讓人觀賞大照片後,反思內裏的情景是現實抑或是夢境。作品描繪了現代人生活中遇到的規限,將這些規限分成三類,包括身體意識、生存意識和集體行為意識,例如我們對於身體的看法,經常受肥瘦美學的影響;現代人因生活壓力大而患上各種情緒病;此外,我們亦受科技通訊、金錢與權力所限制。

《人的莊園6號》,反映情緒病患者的無助。(La Galerie)

藝術家將現代人的各種煩惱安置於動物園的實景中,可笑的是,動物園中沒有動物,人類反而成了「被凝視的動物」。周慶輝在《人的莊園》幕後紀實的紀錄片中說:「動物園是個有趣的空間。對小孩子而言,它會帶來歡樂;那也像一個諾亞方舟,把很多動物都集中在一個區域裏面。當然也有保育的意味,是讓小孩子認識動物的場域。換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把動物眷養起來,有一種美麗與哀愁的感覺。」

周慶輝的創作是借用動物園來比喻人類生活。他說:「這次主題雖然叫動物園,可是我在利用動物園的場景,來講現代社會裏面發生了的現象和問題。因為動物園有籠子,籠子代表了一種被束縛,可是束縛並不代表不好。其實現代的生活本來就有很多限制,我們人以為自己很自由,其實在某程度,它冥冥之中有一些規律、一些約束。」

《人的莊園2號》,反映現代社會中商品的大量複製和生產。(La Galerie)
《人的莊園3號》,反映老年人的問題。(La Galerie)
《人的莊園8號》,反思科技是否為人類帶來了更好的溝通。(La Galerie )
周慶輝工作照(La Galerie)

藝術家profile

周慶輝,1965年出生於台灣,畢業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兵役退伍後曾在《首都早報》、《新新聞雜誌》從事媒體工作,曾獲得自立報系台灣新聞年度新聞攝影獎(圖片故事類)、金鼎獎攝影類獎項、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美術類獎助等。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也得到國立臺灣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等收藏。

《人的莊園》

日期:即日 至 2017 年 2 月 5 日
地點:La Galerie(中環荷李活道74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