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潮】衣物雖可由舊變新 艾未未「自助洗衣店」呼籲毋忘難民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一直關注難民議題, 曾多次到訪歐洲的難民營,了解難民的生活情況,又在難民營中收集大量衣物。日前,他在紐約藝廊Deitch Projects舉辦難民主題的藝術展「艾未未:自助洗衣店」(Ai Weiwei:Laundromat),展出二千件難民逃難中遺留下的衣物。同期,他亦在紐約另外三家藝廊作難民主題的展覽。
艾未未曾到訪希臘與馬其頓之間的難民營伊多梅尼村(Idomeni),當地曾有1萬名來自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難民聚居。今年5月,希臘政府強制關閉營地,滯留3個月的難民遷移至新的難民接待中心,由於通告來得緊急,難民只好匆匆離開,因而留下大量衣物。艾未未認為:「這些物品對這些尋求新生活的難民而言,都是最寶貴的東西,我為了保存它們而開始收集這些衣物」。
最後,艾未未總共收集了2046件衣物,並將它們帶回柏林的工作室,這些原本沾滿泥土的衣物經過洗滌、熨平後,變成像新買的衣服一樣。艾未未將衣物分門別類,有系統地滿佈整個展場;而展覽空間的牆壁上亦貼滿艾未未拍下的難民照片,地板上亦印有難民在WhatsApp上的對話內容。
接受Forbes雜誌訪問時,艾未未再次呼籲外界正視難民議題:「我真的不認為人們有把難民問題放在心上。如果你曾親眼見到成千上萬的難民,得出的結論只會有一個,關心他們的人實在太少了。這不是在一個地方發生,原因也不是只有一個,而是無處不在。他們還有希望嗎?他們的小孩還有未來嗎?」他又說:「我能切身感受到這些難民的痛。當人們收到不同的待遇,當人性無法相連,我會有強烈的感覺。這並不公平也不正義,身而為人,就應該挺身而出」。
艾未未過去多次以難民議題做創作,用藝術手段替難民發聲。他曾用1.4萬件難民用過的救生衣,包裹德國柏林音樂廳外的圓柱,但他扮演敍利亞男童Alan Kurdi伏屍海邊的模樣並拍照,則引發了不同的意見 。事後他向傳媒解釋了這張照片背後的概念:當時記者和攝影師叫他在希臘列士波斯島(Lesbos)海灘上擺個姿勢,他一時興起擺了那個姿勢。他說:「每天,你都會看到如此多的孩童乘船來到這個海岸。他們每一位都是天使,是最脆弱的一群,但世界正把他們推往那個極端、無望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