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竹探藝】獅頭鳥籠手提籃 發掘本土傳統竹藝的創新可能

撰文:陳嘉文
出版:更新:

入秋,太陽西下,涼風送爽,不過或許因為疫情,街上冷冷清清,幾乎沒感受到中秋節的氣氛。
「尋竹探藝」聯合策展人、兼飄雅活藝創意總監陸詠沁 Penelope 認為,這不只是疫情的關係,還因為香港傳統工藝消失的速度很快:「早在2002年,創辦人 Yama(陳雅文)剛從美國回港時,令她最驚訝的就是香港的變化,以前中秋節周圍都有賣紙紮燈籠的舖,現在卻唔見晒﹗」
於是,她們決心為保育、發展香港傳統工藝做點事,今年先是展覽空間「飄雅活藝(Crafts on Peel)」開幕,陸續舉辦以香港工藝為題的展覽。最近的展覽「尋竹探藝」,找來香港、台灣、日本的竹工藝師傅,以及當代工藝師、設計師等一同創作。
「我不敢說我們做保育,但希望能換一個方式、加點創意,讓更多人留意、讓這些工藝繼續存在下去。」陸詠沁說。
攝影:龔嘉盛

「再世盧亭」:盧亭是本土神話中在大嶼山半人半魚的「人物」。東晉期間,地方民變,幾乎攻進廣州,後來戰敗逃至大嶼山一帶,盧亭是其中一人,在水陸之間過着非人生活,被視為香港人的先祖。「再世盧亭」的創作者是香港傳統獅頭紮作師傅張歡及香港時裝設計師神野貓。(龔嘉盛 攝)

穿過一列賣蔬果的排檔,中環卑利街斜道之上,有一座修葺了的唐樓,玻璃大門裏是飄雅活藝最為人認識的獅頭。

「這個獅頭,由年初就開始展出,不少人路過時,進來告訴我們認得它。」

獅頭由傳統工藝師張歡所造,與由當代工藝師兼時裝設計師神野貓創作它的魚身,兩者結合成這個名為「再世盧亭」的作品。

雖然分別由兩代工藝師製作,但兩者均以最傳統的「紮、撲、寫、裝」步驟製作而成,魚身甚至可以「一物三用」:除了是一件展品,它還是一襲可穿在身上的舞台服裝,也是一個燈飾,作為「尋竹探藝」的頭炮作品。

唐樓一樓的展覽分為三部分:因環境而生、文人雅興、日用之美。(龔嘉盛 攝)

「尋竹探藝」是飄雅活藝自今年初開館後的第二個展覽。在此之前,首個展覽「匠藝古今」展現了六種工藝包括紥獅頭、鳥籠、蒸籠、銅器、廣彩、結鈕的創作,今次則集中在竹藝之上。

Penelope 解釋,竹作為生常生活實用的材料,已有長久的歷史,「竹是亞洲獨有的植物,自古以來都為人類所製作成日常器物,北至北海道,南至馬來西亞,也有古人類自製竹器的技術,例如農具、食具、建築等」。

對歷史有認識、對古物有興趣,大可以做收藏家,偶爾出席拍賣會談談古董,但 Penelope 與 Yama 認為要做到真正的傳承、發掘傳統工藝可持續發展下去的空間和可能性,就要認真做。

「尋竹探藝」聯合策展人、兼飄雅活藝創意總監陸詠沁 Penelope。(龔嘉盛 攝)

這次展覽的籌備,可以說是從2017年尾展開,她們先從學藝開始,在本地尋找仍然在做竹工藝的店與人。「香港其實仍有做竹藝的人,賣竹材的,大約有十間;另外與竹工藝相關的店舖,例如紮獅頭、鳥籠、蒸籠等,各也大概有十間八間。不過它們隱藏在城巿不同角落,我們很少去發掘。」

學習手藝、找尋本地師傅,然後,策展團隊還到了台灣和日本繼續尋訪,了解竹工藝文化。「如果可以把各地竹藝的版圖畫出來,我們的眼光會看得更遠。」Penelope 說,香港的竹藝,反映由水轉陸的歷史,不少早期的竹工藝都是與蜑家漁撈、農耕有關,例如魚筌、筲箕等。台灣的竹工藝則與政權歷史相關,由平埔族原住民使用竹的文化、到16世紀廣東福建移民潮,以及後來日本殖民的時期,也有深刻的影響。

對竹藝有更深了解以外,策展團隊亦邀請各地堅守竹業的人,共同創作。「尋竹探藝」共展出30多年展品,當中有3件作品由兩代工藝師合作而成,除了「再世盧亭」,還有由香港傳統廣式鳥籠師傅陳樂財與芬蘭註冊室內建築師郭達麟的作品「鳥南枝」,以鳥籠不用一釘一螺絲的手藝,做出以全竹製的宋代富有人家流行使用的家具「條案」;以及百年寶號德昌森記蒸籠的第五代傳人林應鴻,與香港註冊建築師丁樂融合作的作品「漩渦」,以做蒸籠破竹的工序反映在製竹吊燈之上。

兩代工藝師共同創作,透過合作、對話,創作過程具有傳承的意味,也同時透過創作探索傳統手工藝在當代藝術背景下可以如何重新演譯和發展下去。

▼▼「鳥南枝」/創作者:鳥籠工藝師傅陳樂財、芬蘭註冊室內建築師郭達麟▼▼

「鳥南枝」的靈感來自這個民國40年代的鳥籠,鳥籠除了勾,沒有用上一口釘或螺絲,也沒用膠水。(龔嘉盛 攝)
+3

▼▼「編航城觀」/創作者:日本當代工藝師西本有▼▼

「編航城觀」:作品靈感來自香港作為港口城巿的獨特風貌。創作者是日本當代工藝師西本有。(龔嘉盛 攝)

因為一心保存和推動香港傳統工藝,飄雅活藝從展覽空間,到展覽意念、創作方式和過程等,都堅持從本地開始。創辦人 Yama土生土長,曾在美國發展,至2002年回流香港,看見香港工藝逐漸失傳,便開始有做文化保育的想法,其後她成立專注延續傳統工藝的慈善機構,實踐保育志業。

2016年,她買下卑利街的這幢三層唐樓——貫徹她做事的徹底與堅持,做歷史文化的傳承,她不止做研究、辦展覽,還從保育建築物開始做起。

「這幢唐樓,屬於第四代唐樓,建於1948年,樓高3層。我們在復修的時候,有不少結構都希望能原貌保留。」

▼▼丁科竣、陳詠笙、王生輝、香港德昌森記蒸籠林應鴻、香港註冊建築師丁樂融的藝術品▼▼

香港竹細工工藝師丁科竣的作品「小滿毛月」。(龔嘉盛 攝)
+6

地下大堂的紅磚牆,雖已有72年歷史、不少部分自然剝落,但團隊決定不多加修飾地原幅呈現;樓梯沒拆掉再建,而是加固續用;門窗位置、空間佈局均沒有改動,公眾可對舊唐樓過往的面貌一覽無遺。

建於1948年的唐樓,樓高3層,現在活化成一個文化保育的展覽空間。(受訪者提供)

「這裏的地舖,是做了三代的洗衣店,一樓及二樓則曾是蓮香樓的員工宿舍。」在說展覽之前,Penelope 首先說的其實是建築物的故事,選址中上環,是因為這裏就是香港開埠之始、維多利亞城所在,卑利街亦是殖民政府最早開闢的街道之一。

「我不敢說我們在做保育的工作,但我們覺得這些工藝,仍然有傳承的意義。除了保留與記錄,我們嘗試把它們與創意結合,這可以讓它更貼地、更年輕,讓來看的人發現原來竹與自己的生活也有點關係,引起他們的興趣。」

工藝不單構建城巿的文化,還實實在在活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只不過,我們都沒有好好留意,直至它們終有一天無聲的消失。

▼▼「尋竹探藝」專題展覽諸位設計師▼▼

+6

「尋竹探藝」專題展覽

地址:中環卑利街11號
展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
開放時間:逢周二至六,早上11時至下午6時(逢周日及周一關閉)
查詢:2510 0637/www.craftsonpeel.com

註:為減低疫症傳播風險,飄雅活藝將根據政府最新的社會距離措施,實施人流管制措施,開放時間亦會作出相應的調整。

本地文化訪談——【路過北角】春秧街的重新想像 以公共藝術拉闊社區

【中國電影海報設計殿堂級人物黃海,多個作品成為經典,我們一齊重溫當中佳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