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爆炸】文物災難 貝魯特多個博物館藝術館被毀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8月4日發生爆炸,並一度出現蘑菇雲,破壞範圍極廣,除了造成嚴重人命傷亡外,對當地文物亦帶來無法復原的破壞。

根據《The Art Newspaper》報道,爆炸波及附近藝術館及畫廊,當中如 Marfa Gallery 和 Galerie Tanit 等完全夷為平地,館內藝術展品和文物全部被毀。離爆炸範圍較遠的館舍如 Saleh Barakat Gallery、Galerie Sfeir Semler、Galerie Janine Rubeiz 和 Sursock Museum 等亦受到極大影響和破壞,館內玻璃碎裂、天花板和牆壁塌陷,嚴重影響藝術品和文物存放。

Saleh Barakat 畫廊經營者表示:「爆炸來得非常突然,我們一位員工目前正在加護病房,大家都還在醫院陪伴他,我們甚至未有時間回去現場關閉玻璃展櫃來保護畫廊內其他藝術作品!」

於1961年開業,並於2015年翻新重開的蘇索克博物館(The Sursock Museum),是黎巴嫰藝術文化中心重鎮,館藏逾4000件400名阿拉伯藝術家作品,還有其他世界各國當代藝術品。該館總監 Zeina Arida 表示博物館雖然未有人員傷亡,但整個博物館建築結構受到嚴重破壞,館內好幾件文物與藝術品亦都受到破壞,當中包括重要館藏人像繪畫 《Nicolas Sursock》,這在黎巴嫰內戰時未有曾遇過。

「黎巴嫩的美元非常昂貴,我不知道如何負擔這些毀損的天窗、窗戶和逃生門,我們甚至沒能力可以購買新材料!」

黎巴嫰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正在盤點受損情況,部份館員和工作人員從爆炸發生至今都還在醫院沒有回到館舍。

曾長年為法國殖民地的黎巴嫩又有「中東巴黎」之稱,地理位置與信奉基督宗教的以色列與信奉伊斯蘭教的敘利亞接壤。境內基督徒與穆斯林人口比例大約各半,是一個融合多元文化國家,但亦因為宗教教派和黨派權力分配不公,導致1975年掀起長達16年的黎巴嫰內戰。

黎巴嫩鎊長期與美元掛鉤,美國在六月實施《凱撒法案》制裁敘利亞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令毗鄰敘利亞的黎巴嫩經濟和金融持續不穩,黎巴嫩鎊急速貶值,美元儲備告急。民眾排隊瘋狂搶購美元,導致政府宣布救市,但國內繼續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現在黎巴嫰受到疫情影響和金融不穩,這次大爆炸亦造成嚴重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料國內藝術館災後重建,將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