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得去書展?為你推介五本適合在家防疫讀的書
2020年香港書展最後要延遲舉辦,近日疫情趨勢亦讓大家更多留家機會,這些日子閱讀會是當中良方,陪伴各位渡過這時月。《藝文》編輯團隊選了五本圖書,涉及不同題材面向,有消閒運動、哲理思考,亦涵蓋娛樂文化,當中辭趣翩翩,甚具玩味,讓大家細嚼文字以外,重新審視我們身邊的一切。
1.《繁勝錄》
書名:繁勝錄
作者:董啟昌
出版:聯經出版社
《繁勝錄》是香港文學家董啟章V成系列四部曲之一,四部曲依書寫次序為《地圖集》、《繁勝錄》。《夢華錄》和《博物誌》。董啟章在這本書採用了古代「城市律記體裁」,以未來完成式寫法,透射回歸五十年以後,即2047年的V城,構造出多層次香港V城景觀。
《繁勝錄》(原名《V城繁勝錄》)的用筆有趣,每篇格式一樣,但題目卻千變萬化,作者以2047年虛擬重寫1997年的V城,想像了我城的前世今生,在真實與虛幻,古與今間穿插。書中文白交雜,又會不期然以廣東話落地的記下街坊隻語片語,更地道的點出我城文化。而城中風物記事,董啟章落筆有真有假,例如政府部門名稱、街頭小吃名稱,可見他想用各種方法去記錄我城,讓文中風物以不同方法得到「永生」和「再生」。
作者曾交代他筆下的「繁勝」是怎麼。「我嘅目的就係要寫一種華麗、造作、豐滿,以至過盛、氾濫既語言,呢個就係『繁勝』既本義。」在刻下回看這部原創於二十年前的作品,未知大家能咀嚼出怎麼味道?
2.《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書名:《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作者:村上春樹
出版:時報出版
新冠疫情肆虐,強身健體十分重要,但既要保持社交距離,又可以在非密閉空間進行,跑步是一個好選擇。《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下文簡稱《跑》)由擅長寫「孤獨」的村上春樹執筆,是一個既能深度閱讀,又能讓大家思考跑步這項運動本質是怎麼。
《跑》一書不止是文學著作,對很多跑步愛好者來說,這本都是必看的書。村上春樹說過,他寫小說很多都是從每天晨跑路上學到。他自33歲那年開始跑步習慣,持續三十多年,也參加過全球大小超過25場馬拉松大賽。他曾表示寫這本書,是想以「跑步」這運動為媒介,順序整理自己四分一世紀以來,以小說家和一個到處可見平凡人這雙重身份,怎樣生活過來,自己的創作是怎樣來?
說跑步是一個「孤獨」的活動,因為整個過程跑者都在獨處中,在村上筆下就更突出這感覺。他在書中寫道:「希望一人獨處的念頭,始終不變地存於心中。所以一天跑一個小時,來確保只屬於自己的沉默的時間,對我的精神健康來說,成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功課。」
除了跑者的心理狀態,村上亦整理了跑步的理由和自己參與的態度,心態上如何堅持?如何看書贏?如何超越自己?如何看待時間等等,都娓娓道來。在這些日子,是一本既可讀,亦對自身狀態好好反思的好書。
3.《PANDEMIC! Covid-19 Shakes the World》
書名:《PANDEMIC! Covid-19 Shakes the World》
作者:齊澤克(Slavoj Žižek)
出版:Polity Press
疫情再度爆發,不只書展辦不成了,為了防疫我們留在家中就最安全。哲學界老頑童齊澤克(Slavoj Žižek)的這本《PANDEMIC! Covid-19 Shakes the World》(大流行病!新冠病毒撼動世界),就頗適合我們在家閱讀。
這本書被視為哲學界第一本回應新冠病毒疫情的書,從微觀到宏觀各個角度分析這次疫症,亦是一部在家防疫的精神指南。齊澤克認為全球抗疫除了是一場嚴峻的戰爭,如果我們夠明智、放下仇恨的包伏,疫情亦有幫助團結世界各國與各個社群的積極意義。
本書詳細介紹——齊澤克新書《大流行病!》:疫情下的居家生活指南
4.《在家不要談政治》
書名:《在家不要談政治》
作者:珍.賽佛 Jeanne Safer
譯者:劉議方
出版社:時報出版
時局動盪、疫情陰霾,就算再政治冷感的人,也少不免在茶餘飯後討論政治。而觸及到這類型的話題,又很自然牽連到價值觀的對立,爭執由此而生。
或許有人可以十分撇脫,乾脆「割蓆」,以後老死不相往還。但更多的情況是,就算吵得再面紅耳赤,大家依然要住在同一屋簷下。繼續抗衡沒完沒了,憋在心裡同樣有害無益。此時溝通與沉澱,就成為了無法迴避的課題,這便是《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的主旨。
乍聽書名,以為又是提倡家長制的折衷主義。其實作者珍.賽佛(Jeanne Safer)的真正目標,是希望我們能夠捫心自問,究竟衝突是源於信仰,還是純粹好勝。就算最後毫不認同作者的觀點,但這種反思與自省,卻是當下所有光譜,尤其是政治狂熱份子,都必須秉持的價值。
愈想改變世界,愈要了解他人所想,不管最後是選擇說服抑或擊破。我想這點對今天的香港人來講,應該別有一番體會。
5.《成人漫畫研究史》
書名:《成人漫畫研究史》
作者:永山薰
譯者:陳識中
出版:東販出版社
有些書明明很嚴肅,但在外拿出來讀難免會有點尷尬,還是留在家中讀比較適合。
第一眼看到《成人漫畫研究史》的朋友,不要以「這一本書是認真深入的學術刊物」來對待此書,它認真,但不算是深入,更不像學術研究。
本書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關於成人漫畫史,第二部份則分開了不同的題材再作分析,亦是本書重點。它分析了各個色情漫畫中的重要題材,例如蘿莉控、巨乳、亂倫、凌辱、性別混亂等等的典型故事要素。作者用大量例子去分析,從而得到一些獨到見解。例如 MILF,即熟女媽媽類 (不論是自己媽還是別人的媽媽),作者指出這類題材其實不是真的是以亂倫作賣點,大多這些「媽媽」的形象其實只是一個「住家的理想女友」,當中對母親角色與責任的描寫不多,頂多只是用以添加違反道德禁忌的快感的調味料,連「媽媽」都轉化為「可愛媽媽」這個萌系要素的構成零件。因此,絕大部份的讀者就算沒有戀母情結,也能好好享受這種題材。
《成人漫畫研究史》作為一本入門書來說絕對足夠,更讓一眾沒留意成人漫畫此種文化產物的人,可以嘗試踏進這個充滿性創意的世界。這本書雖然是認真的學術書籍,但因為書內有色情漫畫的圖片,因此是18禁書籍。另外,絕不鼓吹犯罪行為,更不會為現實中作出性犯罪行為的人辯護。我們必須分開現實與虛幻,看成人漫畫並不是犯罪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