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在荷里活拍粵語片 香港首個女導演的電影世界
電影誕生已有120年歷史,直至今天,華人要在美國荷里活電影圈「混口飯吃」也不容易。但是在81年前,已有一名年僅21歲、身高只有1米5的華裔女生,在荷里活監製了一部粵語片《心恨》,號稱「第一部在荷里活拍攝的粵語片」。影片在香港上映時改名為《鐵血芳魂》,因為拍出了空戰場面,《南強日報》形容它「有着美國片」的規模。
這女生叫「伍錦霞」(Esther Eng),因為男性化的打扮,人稱「霞哥」,她執導的作品包括《民族女英雄》和《一夜夫妻》。剛剛過去的1月25日,正是她逝世46年的紀念日,去世時她年僅55歲。
處女作《民族女英雄》
在完成《心恨》之後多年間,伍錦霞來往於美國與香港,以導演身分拍了11部電影,其中5部在香港拍攝,6部在美國拍攝,被視為是串連起華語電影和世界電影的人物,也是香港首名女導演。離開電影業後,她在紐約曼哈頓(Manhattan)開了一家中菜館,座上客包括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等電影界名人,故轉行後,她的名字仍不時為媒體提起,並提到她曾經拍電影的往事。
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的伍錦霞從小就喜歡戲劇,因此還去戲院做兼職,將戲院當成學習電影的「學校」。她能夠在美國拍電影,一部分原因是家境不錯,她的父親為了支持她,和生意朋友成立了光藝聲片公司(Cathay Pictures Ltd);另一部分原因是華人電影當時在美國已有一定的發展,華裔女藝人黃女娣(Marion Wong)在1916年便自編自導了默片《關武帝》(The Curse of Quon Gwon ),當時還有多家華資電影公司在美國成立,尤其是關文清和趙樹燊創辦的大觀聲片公司(The Grandview Film Company),為華語片建立了一個在美國發行的網絡。
影片宣揚愛國主義和女性主義
伍錦霞在影圈活躍的年代,適逢中國抗日時期。從她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心恨》,再到由她首次執導的處女作《民族女英雄》,再到之後的多部電影,均帶有濃厚的愛國主義色彩。《民族女英雄》除了為她確立了香港第一名女導演的地位,本身也是一部具有女性主義色彩的電影,主角是一名立志救國自願從軍的女青年;到1939年的《女人世界》,更是一部全由女性擔綱演出的電影,片中36個角色是社會各個階層的女性,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前衛的。
1939年後,伍錦霞在父母催促下從香港回到美國,兩年後又與關文清、趙樹燊合導《金門女》(Golden Gate Girl),為抗戰募捐,很多人會提起此片是因為剛出生不久的李小龍出演了一個女嬰的角色。影片在加州、香港和南洋均有上映,並獲得美國雜誌《綜藝》(Variety)稱讚:「故事流暢,不乏喜劇情節。」
伍錦霞在華語電影史的地位,足以媲美早期荷里活電影史最有名氣的女導演Dorothy Arzner。
紀錄片《金門銀光夢》 讓導演不被遺忘
因為執導的電影並不多,保留下來更只有兩部,伍錦霞幾乎被電影史遺忘。魏時煜拍攝的紀錄片《金門銀光夢》,追訪伍錦霞的親友,蒐集了豐富的素材,最後用107分鐘追溯了這位女導演的故事。導演魏時煜對電影史頗有研究,著有《東西方電影》一書,書中亦記載了華語電影在美國的發展及伍錦霞的故事。魏時煜認為,伍錦霞在華語電影史的地位,足以媲美早期荷里活電影史最有名氣的女導演Dorothy Arzner。負責監製《金門銀光夢》的羅卡,則在一篇文章裏這樣稱讚伍錦霞:「如果伍錦霞生活在今天,她毫無疑問會被當成是跨民族電影、女性主義電影、反戰電影製作的先驅人物。」
《金門銀光夢》預告片:
參考資料:
《香港電影早期遊蹤》,香港電影資料館
《東西方電影》,魏時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