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銀行家】從27元貸款到社企集團 孟加拉教授助無數家庭脫貧

撰文:學人搞社創
出版:更新:

編按:貧窮向來是全球關注的問題,且看「學人搞社創」以下有關大學教授扶貧的分享。

大學教授投入社會創新,並做到世界知名,甚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名字相信呼之欲出,他就是有「微型貸款之父」、「窮人的銀行家」稱譽,來自孟加拉的經濟學教授尤努斯(Muhammad Yunus)。

尋找社會「痛點」

70年代,尤努斯從美國回流孟加拉教書,1974年時值當地爆發饑荒,尤努斯儘管熱愛教學,但不禁開始反思,自己要走出課室,不能夠光高談理論。「但是應該如何入手?」

從觀察開始,上學途中,他留意到一個奇怪畫面,在這個糧食不足時期,竟有一大片適合耕作的農田丟空。為了找出背後原因,他於是跟學生開展了「下鄉」調研的行動。

為了找出背後原因,他於是跟學生開展了「下鄉」調研的行動。(作者提供)

始於27美元的一場實驗

跟村民接觸過後,教授了解到,原來是灌溉系統出了問題。他和學生便集中幫助村落發展灌溉技術,提升收成;又成立合作社,改善當地糧食分配問題。

這些舉措都取得一定成功,但過程中尤努斯明白到,要真正改善村民生計,這些幫助還未足夠解決根源的貧窮問題。透過親身接觸,他發現,只要向婦女提供小額借款,她們自能活用這筆款項,購入農作物或原材料做小生意,紓緩一家捱飢抵餓的困境。

當時這群“Unbankable”、沒有銀行願意借款的婦女,只能向高利貸借款,往往得不償失。尤努斯於是自掏腰包,將27美元免息借給42名婦女買原料,結果這群婦女不但準時還錢,而且還賺得少許盈利。

受惠於Grameen Bank銀行服務的婦女。( Grameen Bank)

借錢兼教化

有了這次經驗,尤努斯於1983年正式成立Grameen Bank(鄉村銀行),以獨有的一套原則(如借款人需要熟讀16則核心價值,包括承諾讓子女上學、飲用清潔食水等)借錢予這批最窮困的村民做小生意。此模式大獲成功,銀行至今服務近900萬人,其中10萬人更是露宿者。小額貸款服務其後在各國遍地開花,並因此為尤努斯在2006年贏得諾貝爾和平獎。

36年過去,Grameen Bank仍然維持超過9成借款人是女性,其背後理據是指女性借錢後多數會用在家庭,而男性則會投放在個人,前者更有可能幫助一家脫貧。「農村婦女借到錢,會為家庭帶來大改善」成為銀行的信條之一。

尤努斯2015年獲邀到中大演講。(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轉換新跑道 推廣社企模式

時至今日,Grameen的業務已經不止銀行服務,還延伸至包括電訊、食品、基金、再生能源等多間非牟利企業。集團日漸壯大,然而本來擔任領導的尤努斯卻在2011年在政府介入下被迫退下來。

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Grameen,尤努斯並未停下來,除了跑盡全世界,宣揚他的理念之外,深信「人人天生都是企業家」的他,同年創辦「尤努斯社會企業」(Yunus Social Business)組織,在全球推動以商業手段解決貧窮等社會問題,鼓勵年輕人 “Be job creators, not job seekers”。

鼓勵追求更大快樂

今年79歲的尤努斯跟中大亦有淵源,他2015年獲邀來大學演講之後,大學隨後成立「中大尤努斯社會事業中心」,希望可以帶頭在香港推動社會事業的發展。尤努斯認為,有許多人不滿足於純粹賺錢,而是還有很多公益性的追求,並從中獲取更大的快樂。他強調,“Making money is happiness; Making other people happy is super happiness.”

作者簡介:學人搞社創

「學人搞社創」專欄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ORKTS)旗下社創平台SoCUBE所策劃,定期推介中大內外和國際社創案例、以及各種新趨勢!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或免費訂閱我們的電子報Cubic Zine。

網站:socube.cuhk.edu.hk

撰文:Kary Wong @ ORKTS_CUHK;

英譯:Cathy Wong @ ORKTS_C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