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當鐵路無法運作時 正是重新認識香港交通網絡的時候
編按﹕科技的發達令人的生活更方便容易,當中實時點對點地圖程式如「Citymapper」,緊密聯繫交通網絡,讓我們更易穿梭於城市,實現智慧城市。
【本文題目由編輯所擬,文章原標題為:「人車共融的城市穿梭 交通網新體驗」】
「衣、食、住、行」組成了我們的生活,地方營造就是圍繞生活的營造。所以談地方營造不限於建築物,怎能脫離「行」?運輸系統連接社區與地方,好的營造當然還要包括便捷的交通網絡,甚至交通本身已是地方營造的一個重要範疇。
「Placemaking可以利用創意和設計,達到改善交通基建這結果,但同時也可以是原因,讓市民更快到達目的地,成為聯繫地方的一項營造。」實時交通路線資訊平台「Citymapper」香港區總經理蘇頌禮如是說。
香港是彈丸之地,交通網絡複雜極有限,但每每過海轉車也需要折騰一番。英國地圖程式Citymapper就瞄準香港交通密集的特點和潛力,二○一五年正式登陸香港,分別在Android及iOS平台上推出中文版,利用公開資料(Open data)為港人提供實時的點對點公共交通資訊。而把Citymapper帶來香港的,正是一直支持初創企業的蘇頌禮。
他的嗜好之一,是觀察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街道空間互動形造成的有機空間(Organic place)。
人造的互動有機空間
當今世上沒有一個大都會會讓一座偌大的監獄建在市中心,與民居近在咫尺。它名字依舊叫「大館」,但它已不再是域多利監獄的別名,經過保育已成為文化藝術的新匯點。一八四一年建造的老磚依舊,我們走在昔日死囚要經過押往刑場的「長命斜」,坐在有故事的芒果樹底下喝着港式奶茶,蘇頌禮有感而發。
「我懷念在倫敦的草地。打工仔的午飯時間不多,買便餐坐在鬧市草地上吃個午飯、透透氣,很減壓。假日大家也喜歡逛公園、坐草地,不用去很遠的地方,倫敦周圍都有公園。」在大館的晌午,不時見到父母帶子女來玩,讓蘇頌禮想起了倫敦。「中環石屎森林很少空間讓大家跑來跑去,大館在密集城市中心讓你可以去呼吸,同時又可以懷舊,有十六座歷史建築,是很有趣的地方營造。」蘇頌禮認為,大館的新舊合璧最讓他感興趣,所以拍照時也特意選了新大樓外牆作背景。
另一個地方營造的示範作,蘇頌禮推選大嶼山的愉景灣。「以前這裏只得渡輪,現在有高速公路和收費隧道,但為了維持愉景灣一貫『無車』的環境,目前只有提供居民服務的巴士、送貨或提供服務的貨車獲准利用該隧道及連接道路前往愉景灣;亦因如此,隧道每日流量極低。愉景灣離香港島不遠,更提供了一個以人為本的學校、會所的生活網絡,居民生活質素高。」
至於新、舊互融的地區營造交通界代表,蘇頌禮首推在香港有一百一十五年歷史的電車。「歸屬感是社區的連結,這是電車可以歷久不衰的原因。地方營造,就在於建構與培育人與所在環境的相互關係,社區活力的基礎。」
大多數公共空間都屬於有機進化而自然形成,四通八達的鐵路和車站亦然,建築群按交通樞紐的周邊形成。「香港山多,市民逼住在山腳,進行有限度的平地活動,所以香港的鐵路樞紐活動特別活躍,也是香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有時鐵路系統未必是點對點最快的交通工具,這是分秒必爭的香港人關心的。蘇頌禮在倫敦和紐約體驗過Citymapper後,決定在二○一五年八月把Citymapper引入香港。到了現在,Citymapper已成為目前全港最齊全的交通流動應用程式,覆蓋地鐵、巴士、電車、渡輪、小巴,更包括紅Van,幫助市民更有效的抵達目的地,他支持香港更有效地開放數據,讓設計和科技可以繼續改善人類生活。
「我們常說一個詞『體驗』,任何貨品或服務都好,體驗是很重要的。香港的交通雖然方便,但很多時也要接駁交通工具,單靠個別的公交的網站或程式,就無法得到轉乘資訊。」Citymapper便集百家之大成,收集不同交通工具的公開資料,包括實時到站提示、港鐵月台、出入口位置等,為用家提供點對點的交通建議和比較。
他嘗試從「行」的角度入手,實試數據開放程度如何影響遊走城市的體驗。
現時許多交通工具也有自己的獨立應用程式,讓市民善用不同交通工具到目的地。「程式還會提醒用家月台哪個位置接近出口,亦有紅Van、渡輪資訊。即使遇上封路事件,程式也會即時提醒,並提供其他交通方案。」由於Citymapper已覆蓋全球三十九個城市,所以用家到外地旅行時亦可以使用。在部分地區,更可以查看市內共享汽車、單車的租用情況。
蘇頌禮回憶,Citymapper打入香港市場的難度很高,香港的交通網絡雖四通八達,但鐵路、電車、巴士、的士及渡輪等運輸工具收費系統較複雜,部分更設有分段收費。「但香港在公開資訊方面則較落後,很多資訊都只為私人擁有。」其中以小巴的複雜程度最高,原因是「可以隨時嗌落車」,有時乘客亦可在上車時告知司機將提早在某地點下車並調整車資,故在建立數據庫時難度更高。他舉例說,澳洲悉尼有鐵路工會發起大罷工,因當地開放數據做得好,令不同交通應用程式可在短時間內取得最新的鐵路資訊並向市民發放,減低事件的影響。
加入紅Van資訊是革命
「最困難是加入紅色小巴路線,因紅Van政府無管制,可以去哪都得,所以我們在系統中輸入了二百多條紅色小巴路線。紅色小巴為何重要?因為像你要在晚上從西環去荃灣,或者蘭桂坊到旺角,最快當然是紅Van,所以我們展示深夜運行的紅色小巴實時路線,在香港算是一個革命。」
Citymapper自二○一一年推出以來,利用開放數據和以人為本的設計,致力幫助人們在複雜的城市內穿梭,但香港一直被批評開放數據政策不夠,令市民難以利用應用程式尋找其他出行路線。
重塑城市穿梭體驗
「香港是個立體的城市,意思是香港有許多行人天橋及地下隧道,我們不只教人坐交通工具,還會教人使用行人專用的工具。」開放數據,計劃行程可以就突發事件即時應變。但蘇頌禮形容,世界各地的數據開放已達到成熟與高質素並重,當香港仍停留在發佈交通工具路線、車站位置和價錢等時,香港實在望塵莫及。
蘇頌禮舉例說,去年超級颱風「山竹」襲港,翌日市民想上班卻束手無策,運輸署雖有實時更新交通情況,卻以大段文字交代,市民難以消化內容及追蹤最新變化,但如果以數據形式發放,市民便可直接在應用程式輸入起點及終點,可供使用的路徑或交通工具便一目了然。
二○一五年《施政報告》中,時任行政長官加大力度將香港轉型為智慧城市,蘇頌禮提到,而他認為交通最容易讓市民感受智慧城市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易行城市 以行為本
他欣賞有人推動「易行城市」計劃,以中環及深水埗作為試點,鼓勵市民「以步當車」,減少短途汽車使用和碳排放,市民更可培養多步行的健康生活習慣,為減排出一分力。其中中環推出「行德」計劃,將由畢打街至西港城長1.4公里的德輔道中,改造成一個活力公共空間,包括在中上環開闢更多行人專用區,連結附近的文化地標,例如大館、PMQ、文武廟及其他乾貨店等,藉以形成一個文化社區,也通過一系列活動,連結重要的商業地帶和附近的文化遺產。
「易行城市」概念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愈來愈多人關注馬路規劃「以車為本」的弊端。過去十年,本港私家車激增近五成,總數超過五十萬輛,全港各類汽車數目直逼八十萬輛。推動「易行城市」建設,鼓勵市民「以步當車」,有助減少短途汽車使用和碳排放,市民更可培養多步行的健康生活習慣。
美國城市規劃專家斯佩克(Jeff Speck)提倡「易行城市」概念二十多年,被視為權威。他提出了易行城市必須加強單車基建配套,鼓勵市民多用單車代步,「易行城市」沿途亦要有充足林蔭和觀賞性,讓行人感到賞心悅目。
蘇頌禮先後獲得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機與電腦工程學士和碩士,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自二○○九年,他積極參與建立香港初創企業界平台,在Citymapper之前,他共同創辦了一個為初創企業而建立的平台「啟動香港」,亦分別在科技和時尚領域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改善香港市民的交通體驗,設計出以人為本的應用程式,改善交通辦法,一直是蘇頌禮想做的,故不斷升級Citymapper的功能,銳意做聯繫的工作。因為他相信,生活在宜居城市,市民理應能夠輕鬆自如地隨處遊走。
以上內容節錄自《地方營造──重塑街道肌理的過去與未來》。
作者:鄭天儀
圖書編輯:周怡玲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