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圖書館節】再讀劉以鬯、西西的寫作人生
敘事形式是小説創作其中一項重要元素。不同作者的敘事形式各有風格,帶領讀者以不同角度進入主角的世界,體驗他們的情感、故事。像是去年辭世的劉以鬯,作品多次被改編為電影;又或是教科書上常讀到的西西,縱有不同的寫作風格,經歷時間洗禮仍能憑著自己的一套風格,寫出一本本家傳戶曉的小說。
沒有劉以鬯,沒有《花樣年華》
劉以鬯去年辭世,《花樣年華》導演王家衛特地網上撰文悼念。原因無他,沒有《對倒》,你就不會在銀幕上看到張曼玉和梁朝偉的經典劇作。《對倒》靈感來自兩枚相連但上下倒轉的郵票。這種郵票必須保持相連才有價值,一旦分開就會和普通郵票無異。劉以鬯運用雙線並行結構及意識流手法,描述兩個普通人淳于白和翁亞幸在70年代香港生活的日常瑣事和心理狀態。淳于白搬到香港以後無法結識朋友,終日孤身一人,只能活在來港前的回憶;翁亞幸在家人的溺愛下無須進入社會工作,卻落得無所事事,活在無窮幻想的孤獨及疏離社會生活模式的下場。
故事中的兩位主角雖然性格不同,又互不相識,但劉以鬯將兩人的生活互相交織,營造強烈對比,最終以兩人各自的綺夢相連,呼應「對倒」的意義。他在書中交互敘述兩名人物,逼使讀者轉換焦點,來回於他們大相徑庭的想法、生活。《對倒》亦顯示出強烈的存在主義味道。存在主義於二戰後興起,強調空無(nothingness)、疏離(estrangement)等元素,亦能見於淳于白和翁亞幸的故事。
巧用主觀視點的西西,娓娓道出俗世愛情的悲愁
西西擅於仿效童話書的敘述口吻及轉化外國文學的敘事形式,使作品讀起來饒有趣味,更容易投入小説的世界。《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雖和《對倒》同是哀愁的故事,但西西卻用第一身視角呈現工作和愛情為主角帶來的矛盾,有別於劉以鬯嶄新說故事的結構。
短篇小説集《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收錄了16篇不同主題的短篇小説,當中同名短篇以死亡化妝師的主觀角度出發,由主角自述愛上一名稱做夏的男子的故事。西西於小説中幾乎不用對白去描寫主角擔任死亡化妝師的經過、感想,以及遇到夏之後的掙扎,反而著重描寫主角的內心想法,用她的自言自語營造悲愁的氣氛。
《對倒》談哲學、談生活,《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談情、說愛。西西透過主角的自我對話點出「愛」的世俗定義,亦寫出了世俗觀念的弄人之處。
第一屆「香港圖書館節」
第一屆香港圖書館節將展出劉以鬯及西西所贈藏品,並透過「文獻藏珍──香港中央圖書館文獻徵集藏品選萃」展出一些彌足珍貴的館藏,包括多項文獻資料及音樂文獻。
是次在圖書館節更會展出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共100項獲獎作品,以及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歷屆共87項獲獎作品,包括《西西研究資料》及由西西、何福仁著的《時間的話題:對話集》,以至不同類別的創意作品
除了展覽之外,香港圖書館節2019亦設連場文學主題講座,請來學者及專家一起探討劉以鬯及西西的寫作風格、靈感等,讓書迷對他們的作品有另一番的體會。
講座主題:劉以鬯的創作以外:書信與評論集簡介
日期:11月3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0:30至11:3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館
講者:鄭政恆(影評人、作家)
簡介:本講座回顧劉以鬯先生與不同文人的交往,從《端木蕻良論》、《看樹看林》、《暢談香港文學》、《舊文新編》等著作,書中收錄的書信文字與評論文章,了解他的文學視野與關懷。
名額:100位
備註:以廣東話進行
講座主題:跟著西西旅行與讀書
日期:11月3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2:00至下午1:3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館
講者:陳燕遐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自學中心高級講師)
簡介:西西幾十年來寫作不斷,她的創作許多都與她的閱讀與遊歷有關,有時她會告訴我們她讀了甚麼書,更多時候是直接把閱讀的啟發與思考融入創作裏。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讀西西的作品,我們其實同時在閱讀許多不同的作品。追蹤這些閱讀的痕跡,了解西西如何跟她閱讀的書與作品對話,會大大增加我們閱讀的樂趣。
名額:100位
以上講座無需報名,更多詳情,請瀏覽圖書館節網站:
https://hklibraryfestival.hk01.com/programmes/talk
有關香港圖書館節更多資訊,請瀏覽:https://hklibraryfestival.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