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東亞】原子彈原意是震撼蘇聯? 京都本來是首選城市
編按:美軍於日本投下的原子彈,無疑為導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關鍵,加快了二戰的結束。但究竟使用是否必要,而選擇的地方又有何用意呢?
「文明教化」的邏輯,更無法解釋:為什麼要投下原子彈,為什麼要第二顆,為什麼是長崎?杜魯門(Harry S. Truman)的官方說法﹕儘快結束戰爭,減少五十萬到一百萬的美軍傷亡──是站不住腳的。美國歷史學家以詳盡的材料證明,剛繼任總統的杜魯門並沒有在這項決策中發揮多大作用,他很晚才得悉原子彈研製計劃。起決定作用的,是他仰賴的政治盟友、國務卿伯恩斯(James Byrnes)。
日本在1945年夏已窮途末路,使用原子彈絕非結束戰爭的必要方式:蘇聯已承諾8月15日出兵,而美國從截獲的情報中清楚地知道,一旦蘇聯宣戰,日本就會投降。伯恩斯不顧執行研究計劃的科學家反對,執意把剛剛實驗成功的核彈投入使用。這位信奉種族隔離政策的南方政客的考量,是要趕在戰爭結束前,展示原子彈的威力,在心理上擊垮的同時,在戰略上震撼蘇聯。也因此,從一開始,原子彈要打擊的就是軍事目標,而是開闊平敝、易於觀測、未被轟炸過的城市。核攻擊的命令,甚至在對日最後通牒《波茨坦公告》發表前一天就已經下達了。
未經任何警告,美軍在廣島投下一顆鈾彈。意識到戰爭可能結束,蘇聯提早發動對關東軍的進攻,介入了太平洋戰場。美國又趕在日本政府做出反應之前,比原計劃提前兩天投下鈈彈。因為首選城市小倉天氣不佳,轟炸編隊遂轉至次選城市長崎。在編列目標時,軍方提出的最適合的城市,其實是京都。但戰爭部長史汀生(Henry L. Stimson)曾與妻子在那裏度蜜月,對這座古都格外喜愛,把它排除了。可長崎呢?長崎是最早向歐洲開放,也是接受西歐文化最久的城市,有什麼比長崎更能代表日本對西方文明的敞開呢?對這個莫大的反諷,張承志這樣概括:「……長崎的本質,是它與西歐的關係。這個港口,滿綴着日本與西歐的軼事,分娩過一部日本的開明史。最後,就在這塊生長着日本人『脫亞入歐』理想的土地上,西歐物質文明生產的原子彈瞄準了它,把它炸作了一個地獄。」
這場戰爭最根本的殖民性,被密蘇里號(受降儀式進行的地方)上的國旗掩蓋了。它成了一場普通的國家間對抗,只不過更為殘酷罷了。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原子彈轟炸,以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轟炸──東京轟炸,被理解為對日本偷襲珍珠港、屠殺鄰國百姓的正當報復,而不是和南京大屠殺一樣的反人類罪行。這樣一來,這場戰爭就被常規化了。日本角度看,既然日本承受了人類歷史上最殘忍的對平民的虐殺,那麼自己在他國的罪行就算是得到了懲罰。日本不過是戰敗了,而且是它受到了更大的傷害。在道義和倫理上,日本沒有比美國更多的責任。
以上內容節錄自《發現東亞》。
作者:宋念申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