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之爭】本地書店重銷售不重格局 從策劃、軟硬件思考未來

撰文:黎偉麟
出版:更新:

編輯部成員談香港書店,一群文藝青年大都面有難色,發現本地書店優點寥寥可數,缺點卻彷彿數之不盡。本地大型連鎖書店從來很少着重書店設計和營運方向,予人感覺較接近一個印刷品和文具雜貨的零售地點,想來想去,硬件軟件都不及格。說理想中的書店很容易,先不說葡萄牙Livraria Lello或布宜諾斯艾利斯El Ateneo Grand Splendid這些歷史悠久而且美輪美奐的世界級書店,在本地似乎連一間較為接近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Tsutaya),甚至像台北敦南誠品的連鎖書店也沒有。我們的書店,難道真的乏善足陳?當下的書店生態,有什麼值得談?
攝影︰李孫彤

葡萄牙波圖的Livraria Lello書店創辦於1906年,是葡萄牙歷史最悠久的書店之一,亦曾被《Lonely Planet》選為世界最美麗書店的第三位。(ullises.deviantart.com)

1997年新加坡書店Page One(葉壹堂)來港開設首間海外店,首次在香港建立精品路線的書店,英文和設計類書籍齊全的銅鑼灣時代廣場Page One,曾幾何時是美藝設計和時尚人士最喜愛流連之處,童書部也非常精彩,算是能滿足講究生活品味的中產家庭需要,曾經三度入選香港最佳書店(1999、2005及2006年),並不失禮。

四年前,當同樣主打中產市場的誠品書店打入香港,在銅鑼灣希慎廣場開設首個台灣以外的據點時,為了迎戰,Page One於尖沙咀海港城開設結合餐飲和精品零售的兩層旗艦店,加上一個分量頗重的設計書廊,可惜裝潢太酷,許多讀者都說燈光太暗,根本不方便閱讀;至於餐飲和精品零售部部分,始終欠缺特色,被附近的商店比下去,弄得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結果「有型」多於一切的設計書廊不足兩年,便被改為完全不配合書店其他區域的童書部,一片門庭破落的模樣,教人心酸。

而本地的三中商(三聯、中華、商務),因擁有穩定的大眾市場和售賣大量生活雜貨,即使無甚變化,仍然可能繼續生存。雖分店眾多,但對有點要求的愛書人,就算漠視他們篩選政見不同的書籍這項問題,平庸的「三中商」委實沒有太大吸引力。

對於何謂理想中的書店,大眾自有表述,由1997年Page One進港,至後來誠品書店及最新Muji Books的加入,至今或大或小促發的書店進化史,來到今天又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書店生態?

策劃 是一種生存方式

稍為對書店環境講究的人,執着的不外乎燈光、音樂、裝潢、氛圍、擺設等。本地大型連鎖書店千篇一律的蒼白日光、陳腔濫調的罐頭音樂、暑假期間亂七八糟的教科書櫃位……統統教人不便久留。從前,裝修前的銅鑼灣Sogo Club旭屋(Asahiya)書店也甚為舒適,可惜對非日語讀者來說,書本選擇無奈不多;而且今年裝修之後空間大縮水、燈光變得過亮,失卻魅力。

上述還只是硬件問題,更嚴重的是關於軟件。在廿一世紀,事事講求curation(策劃),在本地大型連鎖書店卻從未見過有趣的陳列,譬如說熱議的香港政治前途議題,大可將不同派別的著作放在「豬肉枱」上,讓人比較;也沒有切合時節,例如日本紀伊國屋書店在民族主義學者Benedict Anderson剛離世時,專門把其新、舊作放在專櫃,加上一系列專業介紹文字,既是致敬也是推廣,類似例子還有配合當時舉行的藝術節、電影節而策劃的特別書架,在誠品來港前,這些在本地都欠奉。更令人納悶的是大部分店員對書本無甚認識,即使查詢不太偏門的著作,很多時只換來一臉惘然。

隨科技發展而進化的書店策略

在台灣,文化人對於誠品那種追求小資品味的經營模式心存憂慮,雖透過周邊服務和商品(文創產品、時尚精品)和租金收入,能夠補救賣書的不足,提供一個相對優美的閱讀空間和吸引力,但同時也可能扼殺其他小型書店的生存空間。本來獨立小型書店正是彌補大型連鎖書店不足的選擇。如本地序言書室精於人文哲學類,三位店主也是學術書專家,讀者大可與他們交流心得。書店亦可聚合本地文化學術人士舉辦講座等活動。但受制於「土地問題」,本地小型書店的生存空間極為狹窄;在法國,因為有租金管制和統一定價,小書店倖免於地產霸權和大型網絡書店「以本傷人」。事實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明,改變了人群的閱讀習慣,日本和英國的書店也面臨困境,他們都選擇不同的方式求存,例如由作者策展、只有一本書發售的銀座森岡書店;倫敦東區的Lutyens & Rubinstein書店拒絕提供網路和咖啡,讓書店成為一個信息過載的避難所。或許,做一間好的書店沒我們想像中困難。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