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再起風雲】中國最早的鈔票 超方便但因變法失敗嚴重貶值
《包青天再起風雲》上星期開始提及到有官員仿製「交子」斂財,筆者聽到這古怪名詞,當然也「黑人問號」——什麽是「交子」?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星期三的《有史啓奏》已經介紹過,「交子」乃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鈔票,正正在包大人的北宋時期出現。然而,其實交子的出現是有其歷史背景,而且亦非如電視劇般流通至全國,甚至各地各階層市民皆會使用。
交子最早流通於蜀地(今四川)。但其實交子起源背景可追溯至五代至唐代的長安櫃坊的票據,其運作方式就是以現錢存入櫃坊後換取票據,然後以票據交易,就省卻往往要以大量銅錢出入的不便。後來到宋初,基於朝廷國庫需要,以及軍事原因,朝廷只允許剛收復的邊疆地區四川用鐵錢,金銀銅這些價值較高的金屬要運出四川一帶,防止地區豪強再次壯大獨立。
南宋李燾編撰《續資治通鑒長編》也曾記載真宗景德年間交子的記載:「自李順作亂,遂罷鑄,民間錢益少,私以交子為市,奸弊百出,獄訟滋多。」可見,因爲軍事原因,朝廷不允許四川百姓以銅鑄錢後,而事實上鐵錢的鑄造亦不便,於是民間就開始有交子出現。
交子的交易模式先由商人發起,他們先聯合起成立的交子鋪,客戶就將鑄幣存入交子鋪,店鋪就會提供憑證,亦即「交子」。由於交子愈發普遍,交子的信用制度也開始發展成熟,四川一帶的人漸漸索性直接用交子當現錢使用。筆者特別想指出,由於四川接壤吐蕃及雲南大理國,並連接茶馬古道,因此商貿活動已經十分發達。故此筆者相信在政治原因外,商業及地理位置也是促成交子發展蓬勃的重要因素。
記得筆者以前也講過清朝山西票號「匯通天下」的例子,其實不論什麽時空,商人都盡量想加速現錢的流動,因為這樣才有效加快商業活動,自然可以賺得更多。與清朝的票號相似,這種便利商業的模式同樣引起官府的注意。而宋廷比清政府更積極參與其中。
宋仁宗時期,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益州即成都),派京官到四川一帶主持官方的交子發行,就是所謂的「官交子」。「官交子」上回蓋有州印,面額初時一貫至十貫(不要問我一貫即是多少,筆者數學差,怎麽也理解不到),更明定了「官交子」可流通的範圍,後來到宋神宗時期,面額改成一貫和五百文兩種。不過正如筆者一開首所講,交子並非流通全國,因為它的流通範圍只局限於四川、陝西以及山西一帶。
大家或許都聽過宋神宗的「王安石變法」,當中以改革經濟為重,什麽「制置三司條例司」、「均輸法」等,而交子其實也是改革的對象。可是,變法中的財稅新政失效,最後令交子嚴重貶值。
作者簡介:煲劇學歷史
作者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istoryinDRAMA/
作者Instagram:@historyindrama
作者個人網站:https://historyindrama.wixsite.com/home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北宋交子】」】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