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民:大家要改觀,《我城Ⅱ》低成本製作一樣好看

撰文:01撐場 李偉民
出版:更新:

在文化藝術方面,我擁護「弱勢社群」。最怕看到三類評論報導:凡外國來的表演,必然「精采絕倫」,向着舶來品拍馬屁。其次,有大型表演,便叫大家爭先恐後去看,到底我們只是開眼界,還是看作品的好壞。最後一類,便是因為和藝術家是友好,便胡亂吹捧,內容並非真實。
撰文:李偉民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當然,文化藝術界的「弱勢社群」,有些亦有陋病,常常說:「因為沒有budget,作品自然沒有那麼好看!」其實,這藉口用來掩飾不足。許多劇場的東西,好不好看,在乎幾點:

一、 作品有沒有新意,還仍是老掉大牙?
二、 導演、編劇、演員、幕後,花了多少苦功?
三、 作品有沒有誠意?動人嗎?
四、 製作是否精細,還只是粗陋的行貨?

在香港,政府每年撥了數億元給「九大表演團體」,他們是幸福的一群,但是,如看到他們的作品不是好東西,大家會非常心痛。小型的藝團,由於預算不足,有些地方會因陋就簡;正如一個窮家女孩子沒有名貴衣服,只要是好看的、有氣質的,大家一樣會分辨出來,不用悲觀。我在彩虹邨對面的小型場地「牛池灣文娛中心」(它只是一個街市樓上的小型劇場),看過不少難忘的演出,同樣精彩。

「香港演藝學院」找了在學、畢業學生,和本地藝術家合作了一個舞台音樂作品,叫《我城Ⅱ》(The CityscapeⅡ),剛剛看了,非常滿意。此劇簡單、暢順、可愛、認真、有思想,它是近年難得一見「沒有budget,卻優秀出色」的作品。

(作者提供)

形式是「歌唱」加上「話劇」:一個藝術工作者,喜歡音樂,可惜正如歌詞所說「處處受制,百無一用,永遠孤獨」,於是一隻「心魔」出現,帶他跨越時空,從香港二十年代的西洋歌劇,飛到1972年的粵劇,再轉到八十年代的尖沙咀的海城夜總會,最後落地2018年旺角的busking,一起街頭賣藝。主人翁每到一處時空,便和歌者開心歌唱,最後他堅持理想,唱出主旨曲《Music is Life》,憑着歌聲講出心中堅持的信念。

(作者提供)

這個演出,只有極低的製作費,但是創意團隊、幕後團隊、製作團隊(包括幻燈及影片製作)、演員和歌手、中樂隊、西樂隊等加起來,陣容豐富;第一次聽到粵劇鑼鼓、笙、琵琶跟電結他、電子琴作音樂互動,好玩新鮮。除了主題曲《這就是我們用音樂改變世界的方法!》,我喜歡李天恩唱出的《混血的夜鶯》,這首歌典雅、浪漫、感人。今次演出,整體成績卓越,幕後三位功臣是藝術總監鄭靖楠、編劇熊嘉榮及導演馮敬斌。

(作者提供)

一個有水準的觀眾,懂得把舞台作品分類,用不同的心態和角度去評估一個作品是否優秀。舉例來說,你去「黑盒劇場」看話劇,不應該期待有什麼大型佈景裝置;同樣地,如果有人告訴你,在萬多個座位的紅磡體育館,會有看百老匯音樂劇的感覺,那一定是騙人;前者是貪心,後者是幼稚。現在的所謂「大型製作」,只不過是花錢在演員、宣傳及「台燈聲」方面,不見得內容一定修成正果。

我算是「專業」觀眾,我一面看劇,其實另一面在思考:到底,作品反映出台前幕後付出了有多少心思和誠意?還只是「求求其其」、欺負觀眾?第二,求賢若渴,到底班底當中,有哪一位是具有潛質的,可以推薦給別人合作?所以,演出偶有失手的地方,並不重要,因為年輕人是會從錯誤中成長的;反而是藝術工作者的態度,常常「三歲定八十」,那些自悲、自負、不誠實、或不負責任的人,陋習會害了他們的發展。在文化藝術界,太容易半途放棄,或旁門左道。有些人說,藝術是主觀的,因此難分好壞,這是不對的,因為由於藝術的高檔次水平,是常人難以達到的,所以,當你的作品是優秀,我們這些「專業」觀眾,目光如利刀,一眼便看出。不過,如果要從一大堆平庸的作品,分出誰比誰好,那倒不容易。

(作者提供)

看罷《我城Ⅱ》的觀後感:雖然內容以唱歌為主,但是演員的演技要改進一下,目前各人都比較「業餘」,例如心魔一天到晚在乾笑「哈哈哈!」,反映出未有認真探討這角色。鄭靖楠的作曲才華是卓越的,但是歌唱未必悅耳。江廷燕模仿藝術大師白雪仙常作的嬌嗔「呀!呀!」,但是這小噱頭,已經被人使用超過無數次,拾人牙慧,不宜採用。

劇中演員有一句話「大家忙於叫年輕人買樓買車、結婚生仔」,在這時候,我們看到香港這城市,仍然有一群年輕人,他們相信「音樂常在我心,音樂能燃亮這星光!」,你會否被他們感動,拿點零用錢,支持他們一下?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演藝學院《我城Ⅱ》:觀眾要改觀,低成本製作一樣好看」】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