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展】是士兵也是攝影師 90年代台灣小兵以相機記下赤裸青春

撰文:劉力田
出版:更新:

當你要訴說一段歷史,必須先自處一個身分。當你擁有兩種身分,就要去選擇說哪一種歷史。

台灣當兵的男兒休息時狀態。(杭大鵬)

香港從來沒有實行徵兵制,市民並不需要強迫服役。或許我們最接近兵役的經歷都只是那一、兩個星期的所謂軍訓而已。烈日下步操、行軍已經是最辛苦的經歷,甚至連飯堂膳食都竟然偶有佳作,與軍旅生活實在相差甚遠。

很難要求這樣的我們去想像當年兩岸劍拔弩張之際,在台灣服役的男子究竟過着怎樣的生活。當年三名小兵,不約而同都有着「攝影師」的身分,如今他們都是資深攝影師,那兩三年的兵役於他們而言是厭惡的政治宣傳、被中斷的生涯規劃、或是不可再的兄弟情。田裕華、張良一、杭大鵬三人共同展出當年在軍中拍下的作品,以「人」的角度拍攝軍人,不再有強調集體紀律、去個人化、去情感化的政治宣傳,不是正在訓話的長官、氣宇軒昂的步操隊,只有阿兵哥們的真實面貌。

作品呈現出杭大鵬對軍隊的冷漠和抽離感。(杭大鵬)

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在成功嶺(大專兵服役地點)的日子,現已為台灣《蘋果日報》攝影中心副主任的杭大鵬只覺漫長和鬱悶,並無普遍人以為那種對兄弟情的懷念。他當時服役於司令部的文宣業務,負責拍官式照片,不過與部門政治立場相反的他,分裂出兩種身份,拿著兩個鏡頭,記錄了兩種面貌:「兩台相機的兩個觀景窗,呈現完全不同的視角:一台是去人性的,制式八股,符合官樣美學;另一台是去官味的,寫實寫真,符合當兵心境——後者才是我覺得該拍的部分。」

另外兩人——田裕華和張良一都各有其角度。現在兩岸對峙解除,台灣已經走向全募兵制,役男只需接受四個月的基本軍事訓練,編制以職業軍人為主,那種足以影響生涯規劃的長期兵役已不復存在。於西環.jpg舉行的《映象 台灣兵》將展出三人共二十多張作品,紀錄那段兩岸冷戰時期的小兵青春。

軍中充斥攝影師厭惡的政治宣傳,但這也是兵役的意義吧。(杭大鵬)
(杭大鵬)

《映象 台灣兵》攝影展

日期:2018年1月8日至2月7日(星期三休息)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6時
地點:.jpg(香港西環保德街6至20號保基大廈地下5號舖)
免費入場

《阿兵哥3X1》新書分享會

日期: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至4時
地點:.jpg(香港西環保德街6至20號保基大廈地下5號舖)
講者:田裕華、杭大鵬、張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