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WMA大師攝影獎公佈入圍者 九位攝影師如何詮釋「過渡」
撰文:陳奉京
出版:更新:
「過渡是中轉站:是昂首闊步,是江河日下,是變革前夕的蛻變。過渡可以非常短暫,人往往不加注意,甚或拋諸腦後,只注目事情結果。過渡可以是稍事歇息,讓人得以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過渡亦可以是無期休止,使人進退失據。」
WMA大師攝影獎2017/18年度以「過渡」為題,從今年年中開始徵集作品,至9月15日截止,近日公佈了入圍攝影師,每位可獲得15,000港元獎金;而最終得主將於明年4月14日公佈,可250,000港元。
2017年是香港主權移交20週年,主權移交是一種「過渡」,繼去年再度入圍的攝影師Billy H.C. Kwok提交作品「回歸之後」,即是作這方面的詮釋,呈現香港回歸後各個層面的轉變;同樣詮釋政權的轉變,梁望琛的「風中的香港旗」則更為象徵性,一面在風中飄揚的香港旗,一面幾乎沒有展露圖案的香港旗,既表現社會狀態,亦抒發市民情緒;今年特首換屆,執政五年的梁振英換上林鄭月娥,這也是一種「過渡」,在新聞機構擔任攝影記者多年的陳淑安,選擇幾十篇新聞報道剪裁成花瓣,將文章和圖像重組,提交作品「花沾油墨」,並提出問題:新特首帶來的是「真希望」還是「泡沫式的希望」。石明輝作品「路易 達蓋爾的惡夢」,翻拍數位英殖時代的港督及歷任特首的頭像,也是一種「過渡」。
龔鶴的「心願」另闢蹊徑,不拍香港和港人,而是從大陸人眼中看香港,拍攝對象中,有84歲的農民,從未到過香港,但「聽說香港很好」、「想去看看」,有地盤工人,想來香港看劉德華演唱會,有喜歡香港電影和周潤發的公安,有剛申請了「深港通」準備買港股賺一筆的傢俱經銷商,有一身紋身、想去蘭桂坊體驗夜生活的,最小的拍攝對象只有7歲,畫了一幅畫,畫上有中國國旗和香港區旗以及中銀大廈,只寫了四個字「我愛香港」。
生命從出世到死亡的轉化,也是一種「過渡」,陳國宗拍攝祭品的燃燒過程,以三張圖片整合成一張,表現生命的「過渡」,作品題為「化靈為物」;張銘良的「公共空間的故事」,要講一個城市更迭的故事,城市經歷建立、翻新和拆毀再重建,無疑也是一種「過渡」;謝嘉敏的作品「Narrow Distances」,從LGBTQ群體作切入,將同志群體及同志家人的影像放入變化中的城市空間中,呈現出交雜的多重「過渡」;嚴瑞芳的「大門沒有上鎖」拍攝廢墟中的物件,每一個物件或許都是一個「過渡」的故事。
WMA大師攝影獎2017/18年度以「過渡」為題,從今年年中開始徵集作品,至9月15日截止,近日公佈了入圍攝影師,每位可獲得15,000港元獎金;而最終得主將於明年4月14日公佈,可250,000港元。
2017年是香港主權移交20週年,主權移交是一種「過渡」,繼去年再度入圍的攝影師Billy H.C. Kwok提交作品「回歸之後」,即是作這方面的詮釋,呈現香港回歸後各個層面的轉變;同樣詮釋政權的轉變,梁望琛的「風中的香港旗」則更為象徵性,一面在風中飄揚的香港旗,一面幾乎沒有展露圖案的香港旗,既表現社會狀態,亦抒發市民情緒;今年特首換屆,執政五年的梁振英換上林鄭月娥,這也是一種「過渡」,在新聞機構擔任攝影記者多年的陳淑安,選擇幾十篇新聞報道剪裁成花瓣,將文章和圖像重組,提交作品「花沾油墨」,並提出問題:新特首帶來的是「真希望」還是「泡沫式的希望」。石明輝作品「路易 達蓋爾的惡夢」,翻拍數位英殖時代的港督及歷任特首的頭像,也是一種「過渡」。
龔鶴的「心願」另闢蹊徑,不拍香港和港人,而是從大陸人眼中看香港,拍攝對象中,有84歲的農民,從未到過香港,但「聽說香港很好」、「想去看看」,有地盤工人,想來香港看劉德華演唱會,有喜歡香港電影和周潤發的公安,有剛申請了「深港通」準備買港股賺一筆的傢俱經銷商,有一身紋身、想去蘭桂坊體驗夜生活的,最小的拍攝對象只有7歲,畫了一幅畫,畫上有中國國旗和香港區旗以及中銀大廈,只寫了四個字「我愛香港」。
生命從出世到死亡的轉化,也是一種「過渡」,陳國宗拍攝祭品的燃燒過程,以三張圖片整合成一張,表現生命的「過渡」,作品題為「化靈為物」;張銘良的「公共空間的故事」,要講一個城市更迭的故事,城市經歷建立、翻新和拆毀再重建,無疑也是一種「過渡」;謝嘉敏的作品「Narrow Distances」,從LGBTQ群體作切入,將同志群體及同志家人的影像放入變化中的城市空間中,呈現出交雜的多重「過渡」;嚴瑞芳的「大門沒有上鎖」拍攝廢墟中的物件,每一個物件或許都是一個「過渡」的故事。
展開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