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蘭桂坊發跡、Hermès高層讚好 塗鴉大師Kongo的故事
塗鴉以往在藝術界的地位可能就跟香港「欠債還錢」大紅字差不多,基本被視為一種破壞。不過這種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形式,總誘惑着人釋放內心的狂喜,塗鴉藝術家將人們從許多規則裏解救出來,優秀的塗鴉就是有能力將「欠債還錢」帶到藝術的層次。
來自法國的塗鴉藝術家Cyril Kongo自80年代起就在當地開始街頭塗鴉生涯,不過正如所有次文化藝術一樣,即使藝術家技藝如何了得,畢竟受眾有限,始終只能在主流邊緣徘徊。
現在的他有品牌合作、紀錄片電影、還有兩幅作品在巴黎大皇宮展出,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蘭桂坊塗鴉 獲Hermès高層看中
從1988年開始,Cyril Kongo與多位知名塗鴉藝術家及團隊合作,又與一眾巴黎塗鴉藝術家組成M.A.C.團隊,共同繪製多幅巨型壁畫;甚至聯同M.A.C.團隊,自2002年起在法國搞國際塗鴉藝術節「Kosmopolite」。Cyril Kongo在自己的領域努力了十多年,在圈內有了一定成就,但因為塗鴉文化始終仍未進入主流,所以也就這樣。
每一個藝術家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成名的樽頸。要不做一些驚天動地的行為吸引眼球;要不繼續默默耕耘,讓作品為你說話,許多人這樣就一輩子了。Cyril Kongo沒有乞求收視,或許他明白獨特、優秀的作品就像漆黑中的螢火蟲,總會發亮的。
幸運的是他等到了,一次在蘭桂坊街頭塗鴉的時候,他的畫作被奢華品牌Hermès的高層看中,不過別誤會,最初邀請的並不是什麼大型商業合作,只是為那高層的兒子設計帽子圖案而已。Kongo漂亮地完成了這件「小工作」,三年後,「Hermes Graffiti」Kongo x Hermè s 絲巾推出,以斑斕的色彩搭配、誇張的斜紋設計,成為Hermes 2011 FW系列最注目的配件之一,更別具意義的是:他的塗鴉終於走上了主流的殿堂。
另一商業注目作是2016年與瑞士鐘錶品牌Richard Mille合作的RM 68-01陀飛輪「Cyril Kongo」腕表。不懂錶不緊要,但大家應該稍為聽過腕錶零件是何其精細複雜吧?連陳奕迅都有唱的「陀飛輪」基本上是最複雜、最精美的腕錶設計,Kongo卻親手用筆尖特別精細的鋼筆勾畫輪廓,再用手工噴涂繪制腕表的每一枚零件。塗鴉與腕錶的歷史性結合,並非單純在錶面印上圖案,而是在每一個零件上進行塗鴉,至今無人能及。
這種要用上顯微鏡的精細工藝,與我們一般認知為隨性奔放的塗鴉藝術融合,無愧為藝壇傑作。
香港個展 展現巴黎的感動
再來談他的藝術成就,便要回到2009年,他的作品被知名藝術收藏家 Alain-Dominique Gallizia 發掘,並將其放進巴黎大皇宮舉行的藝術展「Tags in the Grand Palais」展出,肯定了其收藏價值。2011 年巴黎知名藝術代理人 Claude Kunetz 為 Kongo 舉行首個個人展覽《De la rue jaillit la lumière》,意為「街頭生光」(來自法文De la discussion jaillit la lumière,辯論生光)。其作品更成為今年3月開幕的巴黎藝術中心Cité des Outre-mer 的主題壁畫,當時Kongo與時任法國總理奧朗德共同出席開幕禮。
他的塗鴉風格以文字為主,多為密集式的彩色噴墨字母,現時亦演變為城市塗鴉藝術的典型代表。沒有刻意加入主流元素,令他的風格成為主流。
不敢說這是一個多勵志的藝術家發跡故事,想必也有人覺得他是單純幸運遇上那Hermes高層,不過他是典型的「不是因為看見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見希望」例子,共勉之。
Kongo會於12月回到香港舉行個人展覽,場地在中環Amanda Wei Gallery,主題為「LA FRENCH TOUCH」(巴黎的感動)。畫廊主人Amanda用心搜羅並呈獻18幅藝術家作品、混合素材作品以及鑄銅雕塑,傳遞Kongo塗鴉中的永恆主題:愛、和平、喜悅和自由。
藝術家Kongo本人更會專程由法國來港,參與12月8日傍晚在畫廊舉行的開幕酒會,分享其創作心得,不知道他會不會再臨蘭桂坊原址作畫一幅呢?
《LA FRENCH TOUCH》
日期:2017年12月8日至2018年2月8日
時間:11am – 8pm (星期一至六)
費用:免費
地點:Amanda Wei Gallery(Shop B, Lower Ground Floor, Wilson House, 19-27 Wyndham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