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JCCAC獨立Zine展 港產作品奇幻、寫實又簡約

撰文:潘宛沚
出版:更新:

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Zine,相信Zinesters(Zine創作人)會認同這種說法。Zine是獨立出版物,概念源於Fanzine,是在小社群流傳的小本。其印刷量少、創作自由,豐富了香港的獨立創作生態。
由香港版畫工作室舉辦的《香港圖像藝術節》,今年以「Zine & Print」為主題,透過展覽向觀眾展示本地及其他國家的Zine,觀眾亦能在現場與Zinesters交流,共享創作自由的氛圍。

Zine的歷史眾說紛紜,一般將30年代科幻小說的興盛視為Zine的濫觴。,後來70年代的龐克文化,80年代的政治表達、90年代的暴女(Riot   Grrrl,女性主義龐克運動),都有Zine的身影,令Zine成為自由呼喊的渠道。

Kidneying以白線勾勒可愛的怪獸圖案。(照片由香港版畫工作室提供)
《妖怪都市》的內頁同樣搞怪。(照片由香港版畫工作室提供)

山海經在香港 港人或會變怪獸

是次展覽的Zinesters來自世界各地,創作各具特色。至於一眾本地Zine,更能引起香港人共嗚,充滿親切感,像Kidneying的作品《妖怪都市》,封面照片風格懷舊,是舊香港男女的寫照,再細心一看,男生流下鼻涕,原來是Kidneying的一番惡搞,他還加入趣怪的怪獸插圖,靈感源自中國神話《山海經》的奇珍異獸。《妖怪都市》封面又寫上「港人因壓力變成怪獸」,假如可愛如Kidneying的插圖,變成怪獸倒是一件減壓樂事。

Chip的《我們的願意》用色上也呼應了雨傘運動。(照片由香港版畫工作室提供)
Arrow Lai的作品《Emoji comic book》是現代香港的連環圖。(照片由香港版畫工作室提供)

雨傘運動、Emoji 香港題材香港特色

Zine的封面皆色彩繽紛,多選鮮色為主,香港藝術家Chip的《我們的願望》卻是黑中帶黃,令人回想2014年的雨傘運動。翻開書頁,人群佔領馬路,帳篷整齊地排列,那是一段香港人共渡的時光,如果Zine在各個時代都是自由的渠道,那麼用Zine表現雨傘運動,確是適合不過。

至於Arrow Lai作品《Emoji comic book》則是以簡約,甚或簡陋的封面引人注目,封面只有兩個正方格和一個Whatsapp圖案,卻內藏乾坤,活用Emoji說故事,彷如現代香港的連環畫。

《香港Zine & Print Fest 2017展覽》

日期:2017年11月25日至12月 6日

時間:下午1:00 – 7:00(待定)

地點: L1 & L0藝廊(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香港Zine & Print Fair》

日期:2017年11月25日至11月 26日(星期六及日)

時間:下午1:00–7:00

地點:香港版畫工作室L8-06 Gallery 及1樓中庭(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