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人魚的聲音》創作人 為三代中國女性發聲|何故專欄
從愛丁堡藝穗節回流香港藝穗節,《人魚的聲音》為三代中國女性發聲!
──專訪《人魚的聲音》創作人Soraya Chau
由香港藝穗會舉辦的《藝穗節2025 FRINGE FESTIVAL》,將於2025年1月2日至1月26日盛大舉行。香港藝穗節相隔13年再次舉行,早前透過公開招募表演項目,成功匯聚了超過100場多元化的表演項目。
在眾多演出當中,我對戲劇藝術家Soraya Chau的《人魚的聲音》最有興趣,這是一個關於三代中國女性的故事,也是Soraya以原生家庭事跡改編的故事。
※
「由曾外祖母嘅紥腳,到母親偷渡來港,受盡冷眼,再到現代嘅女兒,以探討原生家庭對於女性愛情觀與婚姻觀嘅影響。」Soraya以「人魚」作作比喻,就好似紥腳的中國女人,每行一步都要承受錐心的痛禁,亦被中國傳統禁聲。
Soraya畢業於英國倫敦音樂劇學院,現為自由身舞台劇演員、編舞、舞者及歌手,其個人音樂劇與形體劇場演出《人魚的聲音》獲得了阿德萊德藝穗節Adelaide Tour Ready Award大獎,並於2023年獲邀在阿德萊德藝穗節及2024年愛丁堡藝穗節演出。主流媒體《Glem Adelaide》讚揚她的表演為「迷人的形體敘事技巧與她清澈的嗓音相得益彰,完美平衡。」近年除了個人創作的演出外,Soraya亦曾與「劇場空間」、「Arts Options」、「演戲家族」、「美聲滙」等劇團合作。
Soraya本身讀社工,畢業之後去了英航做空姐,但她真正的興趣是舞台,所以當她儲夠了錢,被學校取錄後,就辭職去了英國讀音樂劇。下定決心,放棄一切,希望開拓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卻遇上人生最大的挫折⋯⋯
「讀完好好彩有三間Agent簽我。我好快就Cast中咗一套改編自《杜蘭朵》嘅音樂劇,仲要係飾演女主角杜蘭朵,會Tour幾個英國城市,對於剛畢業嘅我,係一件極令人振奮嘅事!但我嘅學生簽證就過期,於是我就諗,不如去波蘭探吓朋友,順便出一出境再入境,反正又唔係咩大Show應該可以冒混過關。嗰陣時已經開排咗兩次,搭飛機都仲喺度背緊歌詞。點知過境英國時唔俾我入境,仲要我即日離開。」
「當時我唔敢同屋企人講,前前後後去咗幾個朋友到住咗成個月,再返屋企同媽咪講完咗Show咪返香港囉。」這件事對Soraya打擊好大,令她有點抑鬱,整個月留在房間裡,沒有出街,但她很快就振作起來,開始Audition接Show做創作。
「10年之後嘅2024年,得到藝發局嘅資助,帶咗《人魚的聲音》呢個演出去愛丁堡。喺尾場演出之後,一個似曾相識嘅身影喺後台嗌住我。原來係當年Cast我做杜蘭朵嘅導演!!佢竟然黎睇我嘅Show!」這次相遇解開了Soraya多年來的心結。
「聽好多前輩講『唔係你選擇咗舞台,係舞台選擇咗你』。以前時不時會諗,其實舞台都冇選擇我,係我死纏難打啫。呢次喺愛丁堡嘅相遇,好似個宇宙俾信心我繼續行舞台呢條路。」
《人魚的聲音》大致可以分為三段,以原創歌曲,現場伴奏,人聲頌唱和視覺藝術投影貫穿全劇。亦加入舞踏的元素。劇中出現如偷渡、抵疊政策、飲茶這些香港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的元素,Soraya希望能夠讓年青一代更加了解上一代的經歷。
「我最推介中間母親偷渡嗰段。由細到大,聽阿爸阿媽講嗰陣時偷渡係點,如果偷渡唔成最大咪送返大陸,都無咩野啫。後來因為創作呢個演出,媽媽好詳細講返成個經歷俾我知,先至知原來係咁震撼。摸黑爬山爬到零晨,再游上隻『大飛』極速咁行左成個鐘先到。一個廿幾歲嘅女仔,只係為咗嫁俾一個見過兩次面嘅香港男人,攞到香港身份證。由細到大我都覺得媽媽好細膽,咩都唔敢,因為呢個劇,我明白咗媽媽好多,亦都可以講係一代同一代之間嘅和解。」
最後Soraya有一句對白,是她跟肚裡面的BB講的:「我媽媽,即係你婆婆,佢個名叫倩雲,林倩雲,呢個先係佢嘅真名」。這個創作,除了呈現三代華人女性的婚姻觀外,私心上,Soraya希望告訴全世界,她母親的真名,為她的苦難吐一口氣。「至於點解佢會俾人改咗個名,就要入場睇啦!」
Soraya帶著《人魚的聲音》,參加了Adelaide Fringe和Edinburgh Fringe,她看過不少外地的演出,最大的感觸是「論深度同技藝,香港嘅舞台劇係真心唔錯㗎!」藝穗會一直支持剛起步的團體和獨立藝術家。「作為藝術工作者,好需要有一個平台俾我哋去創作、呈現、修改再呈現,能夠令作品成長。而香港藝穗節停辦咁多年再搞,相信可以將香港嘅創作帶到國際,令更多人認識香港咁獨特嘅文化背景。」
後記
Soraya提及其母親被更改名字,我亦很好奇她為甚麼會選擇「Soraya」這個波斯名?「Soraya呢個名,係波斯語『星空』嘅意思。而事實上,呢個名亦都代表昂宿星團的意思,因為由細到大都經常見到『444』這組數字,而昂宿星距離地球就有444光年。」或許,Soraya下一個作品,可以命名為《444》。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電影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