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獄》與《五個相撲的少年》:跨時空電影方程式解析|湯禎兆

撰文:湯禎兆
出版:更新:

許冠文指出《破地獄》是他心目中的喜劇,我沒有深究他的想法,在一邊看《破地獄》之際,一邊想起92年日本的超暢銷喜劇《五個相撲的少年》。是的,撇開《破地獄》與香港此刻社會狀況與人心所向的共鳴共情,我更留意的是它背後的構思方程式。
文:湯禎兆|原題:《破地獄》的離軌閱讀

(《破地獄》劇照)

說到底,《破地獄》的構思必然從高潮位衛詩雁上場破地獄為基礎,以打破業界禁忌帶來人心衝擊;《五個相撲的少年》早已示範了由女子上土俵的大膽設計,從而去重整眼前局勢。但由始至初的推進過程,即黃子華因事業走進窮巷而入行VS本木雅弘面對畢業壓力而被迫入相撲社,到「殯儀業界/相撲社」中人各懷心事(衛詩雅想繼承衣缽而不得VS朱柏康得過且過混飯吃;竹中直人八年不畢業的忠誠報社VS寶井誠只為求受女生歡迎而入社等等),方程式其實一貫同質。也可以說從主軸來說,基本上是一場方程式編劇的操作。

(《破地獄》劇照)
92年的《五個相撲的少年》劇照(資料圖片)

請勿誤會,把《破地獄》和《五個相撲的少年》對照,旨在說明方程式從來不會過時(以針對市場的電影作品而言),只要輸入適當材料,可說悲喜殊途可同軌。更令我拍手稱慶的,是兩者均成為票房神話,留下美好的記憶!

(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