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紀章中銀膠囊大廈修復單位落戶M+ 專訪策展人拆解超前衛設計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專訪/建築/展覽】昭和年代東京新橋,曾有一道奇異風景——不同小方格以不同朝向堆疊,形成一座塔型建築,外觀超前如同科幻小說幻想物。這就是由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大廈(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為日本建築界代謝派代表性作品,曾經擁有140個獨立小型公寓單位,專為在郊區居住卻在東京市中心工作人們提供住所。

大廈在1972年正式落成,然而從本世紀初大樓開始老舊失修,儘管多次有人嘗試保育,仍在2022年正式被拆除。後來當中23個膠囊單位獲保留和修復,被少數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收藏,其中一個修復單位最近更入戶M+。這次我們請來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跟我們聊聊,究竟中銀膠囊大廈特別之處在哪裡?當年這個設計又為什麼會失敗?

大橋富夫 中銀膠囊大樓(1970–1972)(© 大橋富夫,M+)
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M+)

所以,為什麼黑川紀章會設計這樣一座大樓?

要探究這座大樓誕生,就要從其背後的建築運動「代謝派」開始說起。二戰後日本社會發展蓬勃,經濟急速發展,人口也大幅增長,於是城市空間密度便漸漸提高。黑川紀章、菊竹清訓、磯崎新以及槙文彥等一眾日本建築師,便在1960年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提出,要發展出「能夠更新換代」的建築,如同生物新陳代謝,「代謝派」名稱便是由此而來。

大橋富夫 從蓬萊橋路口望向中銀膠囊大樓(1970–1972)一景,日本東京(© 大橋富夫,M+)
所以我們應該要生活在怎樣的未來?建築師往往是第一群開始思考的人,因為他們要把我們和未來生活方式放進考量。
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

「他們想象中未來城市應該更流動,能適應快速變化,所以他們想創造更靈活的建築。」Ikko解釋道:「當時超級計算機發展處於非常早期,而互聯網還沒有出現,世界其他地方同樣激進建築師想法大多停留在理論,但中銀膠囊大廈卻是少數能將理論實現的建築之一。」代謝派是源起於亞洲最重要建築運動之一,至今在全球仍有影響力。

經修復的中銀膠囊大樓(1970–1972)單位於M+東展廳的展示現場,2024年(攝影:梁譽聰,圖片由M+提供)

仔細觀察膠囊內觀,會發現內裡有調酒吧台以及音響,但卻沒有廚房或是洗衣機等基本生活設施,Ikko就解釋這和中銀膠囊大廈最初設計理念有關:「這座建築是要成為城市中『第二個家』,並不是用以唯一居所為使用目的。」黑川紀章在60年代提出了「Homo Movens」(移動者),相信未來人們流動性更高,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所以會需要不同居所來滿足不同目的。

大橋富夫黑川紀章站在中銀膠囊大樓前(1970–1972)(© 大橋富夫,M+)

「在他最初構思中,人們不會24小時留在大廈內,這只是你移動生活中一部分,自然不必俱備所有功能。人們可能會非常忙碌,只需要一個放鬆的地方,就是為什麼音響和雞尾酒等部分會保留在膠囊當中,很多功能基於休閒考量。70年代很多人下班後喝得爛醉,這些人大多住在郊區,也是他們需要第二居所的原因。」

那麼這座建築最後為何要被拆除?

中銀膠囊大廈由不同單位堆疊而成,看起來十分具未來感,Ikko表示:「建築結構可能是看起來最科幻的部分,亦是這座膠囊建築最主要特點之一——是它是可拆卸的。」她解釋建築由一個核心組成,其他膠囊則是圍繞這個中心堆疊:「一般來說建築都是在現場完成建造,但黑川紀章認為膠囊應該要預先在其他地方生產,只要把膠囊運送過來、放上去,就應該可以像集裝箱一樣容易組裝。

大橋富夫 中銀膠囊大樓前(1970–1972)西面外牆(© 大橋富夫,M+)

在他們設計中,每個膠囊房間也正好是普通集裝箱一般長度,預想是一輛卡車可以正好裝兩個膠囊。一開始他們生產了140個這樣的單位,另外準備了一間展示室來作銷售用途,讓人們可以參觀。在每個單位前還有兩個小金屬銷,構思是可以輕鬆取出替換。」

不過,這樣的設計可能就是中銀膠囊大廈被拆除「死因」,Ikko說:「因為他們是從底部向上建造,像『層層疊』向上堆砌,幾乎不可能將其中幾個單位拿出來。所以最後一旦固定了單位,就不能再移動。最初建築師構思是25年後,當膠囊老化,他們便可以取出換成新膠囊,完成代謝過程。但結構上這並不可能,如果想要更換膠囊,需要一次過把所有膠囊取出。」雖然一直有保育機構提倡保留,但最後中銀膠囊大廈仍是在2022年4月5日開始拆卸工程。

經修復的中銀膠囊大樓(1970–1972)單位於M+東展廳的展示現場,2024年(攝影:梁譽聰,圖片由M+提供)

怎樣飄洋過海來到香港?

這樣的地標性建築被拆除,難免讓人感到惋惜,幸好住戶前田先生發起「中銀膠囊塔保存・再生計畫」行動,保留了其中23個單位。Ikko透露,M+過去多年緊密留意該建築動向,一收到大樓確認拆卸消息,便立刻聯繫了前田先生。

她表示其實修復工程主要是由前田負責項目完成:「經過全面清洗並且重新塗漆後,膠囊整體得到保留。內部用品除了地毯和床墊外,其他全部都是原裝。我會形容這個單位有一點像『科學怪人』,因為最初是選出了50個狀態還可以的膠囊,後來保留了23個。而這23個膠囊也並不完美,他們從大廈各單位中找出不同零件東湊西湊,再組裝到這23個單位當中,所以門和家具可能並非來自同一房間。」

經修復的中銀膠囊大樓(1970–1972)單位於M+東展廳的展示現場,2024年(攝影:梁譽聰,圖片由M+提供)

有別於其他博物館,M+暫時是唯一在室內展示膠囊單位的博物館,Ikko說這是一種「承諾」:「因為把單位搬進來是一個大工程,基本上就代表了這是一個長期展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製作了不同視頻講解,以及與黑川事務所一同製作模型,都是經日本最古老模型製作公司上野模型製造商特別製作。我們不能隨便把膠囊放出來,必須有一個完整故事。」其中M+與NHK Enterprises合作影片更邀請了建築師兼歷史學家藤森照信闡釋大樓結構獨創性,代謝派由來以及黑川紀章願景,對了解這座大廈前世今生甚有幫助。

在膠囊單位一旁則是博物館新展「造物記」,展覽由概念、研究、設計到生產,追尋造物的過程,透過深入研究作品背後靈感、技術和影響,了解人類在造物過程中所扮演角色,以及這些過程與我們日常生活之關係,有興趣讀者不妨一同參觀。

【展品詳情】
名稱:經修復的中銀膠囊大樓(1970–1972)單位
地點:M+東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