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冷門」人氣作品:為追夢付出血的代價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Netflix/ 日本動畫】於10月Netflix有一部相當有意思的漫畫動畫化上映,《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沒有日本漫畫常見的王道題材,亦沒有動人細緻的畫風,甚至是以多主角形式敘述故事,沒有讓讀者沉浸於主角的成長及奮鬥之熱血,卻讓眾角色交織出一個影響人類至深的命題思辯。作者魚豊本人熱衷於哲學,作品以天文及宗教為題材,如此「冷門」又看似略帶沉悶的題材,卻獲得了《漫畫大獎 2021》、《這本漫畫真厲害!2022》第2名及《第26屆手塚治虫文化獎 漫畫大賞》,使得魚豊成為了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到底作品有多大的魔力,所訴說的故事多大程度上反映現實?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奪得《漫畫大獎 2021》第2名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即將於10月5日在Netflix發布,平心而論原作漫畫的畫風並不引人入勝,動畫化卻由別具人氣的《葬送的芙莉蓮》的製作團隊MADHOUSE操刀,相信動畫化後的水準是有所保證的。作品名字匠心獨運地道出了故事的主軸,作者特意採用了片假名「チ」作書名(日文名為《チ。-地球の運動について-》),「チ」可以同時代表「地」、「知」和「血」,圍繞「地動說」對知識的追求卻以血為代價。故事背景是15世紀的歐洲國家,當時普遍的宇宙觀是天動說——天體是圍繞地球運動的,甚至成為了當時宗教的教義。隨著文明的發展天動說的缺陷顯然易見,使得人們開始探求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地動說,不過卻被視為宗教異端,最高刑罰甚至會被處死。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即將於10月5日在Netflix發布

故事由多個主角建構出來,簡單來說是一人接一人地把地動說保護並傳承下來,直到將這顆種子傳到後來發表《天體運行論》的哥白尼,當中甚至有人要為此付出生命,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們恍如是與世界在爭鬥,在今天看來地動說已是常識,已成事實,至於整個故事則是在表達這些人為了捍衛信念、改變世界的過程,甚至不畏死亡,也透露了歷史上的成就背後有多少沒被史書記載的人曾經默默奮鬥。地動說雖然在解釋天文,卻引伸到上帝存在的命題,在當時教會認為地球是神所在的中心,如果指出地球僅是依附太陽所轉動,將會根本性地破壞了教義,在漫畫其中一幕有提到主角相信世間萬物皆是上帝創造的,上帝理應存在於自然之中,聖經卻是人造之物,所以主角不讀聖經,卻讀大自然。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故事的時間線前在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之前,但在現實上哥白尼不僅是故事的結局,反之是紛爭的開端。回到現實中的15世紀,哥白尼在離世之前才發表《天體運行論》,因為作為神職人員的他深知道這學說對教會來說無疑是破壞性的,在他去世半個世紀之後,一位意大利神父Giordano Bruno因為支持哥白尼的地動說,被判上異端罪名最後於羅馬鮮花廣場被處以火刑。他先後在英國和德國批判亞里斯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動說,在宣傳宇宙觀同時反對宗教哲學,惹起了羅馬的不滿,繼而被控異端邪說罪,期間被囚禁8年和受到酷刑,但他從來沒有放棄直到被燒死,死前還表明自己「不應該也不會放棄信仰」。雖然他以死明志,卻未能有力地動搖到當時的強權,直到伽利略於1609年製作了天文望遠鏡,觀察到多項僅能以地動說才解釋得出的現象,地動說方被重視。

隨著文明的發展天動說的缺撼顯然易見,使得人們開始探求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地動說,不過卻被視為宗教異端,最高刑罰甚至會被處死。(圖片來源:《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無獨有偶地,伽利略雖然被視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當年亦曾受到教會的否定,於1616年因為地動說與《聖經》相悖受到指控。或者因為真相已經逐漸受大眾所知,後來教會並沒有難為伽利略,甚至希望伽利略可以撰寫一篇文章從正反兩面解釋地動說,最後伽利略著有《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可惜在著作中辯護天動說的角色錯漏百出,反倒顯得支持天動說的無知,這一次他徹底得罪了教會,晚年回到佛羅倫斯過完他最後的人生。薪火相傳,一代傳一代,伽利略的研究最終啟發了牛頓,後者有力地展示了地動說遵循的自然定律,將之化為真理。

圖片來源:《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為了捍衞地動說的神父Giordano Bruno,除了在科學方面作出了貢獻,他的態度和行為亦被視為自由思想的象徵,愛因斯坦在著作《The World as I See It》中評價Giordano Bruno是為人類智力尊嚴而殉道之人。作品不僅是一部重現天動說、地動說之爭的歷史漫畫,也是一個追求知識真理的故事,同時提醒人們歷史正在不斷重複,時至今日仍然有人在為地平說爭論,社會上充斥了大量的主流價值,當與主流相違背隨時要付出代價,為了追夢人們願意付出多少?

一代傳一代地把地動說保護並傳承下來(圖片來源:《地。—關於地球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