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奮青樂與路》音樂劇聯合導演 充滿能量成長之旅|何故專欄

撰文:何故
出版:更新:

從《我要高8度》到《奮青樂與路》,看香港音樂劇的藝術傳承!

──專訪《奮青樂與路》音樂劇聯合導演張凱婷及張月盈

「人踏足夢工場/誰願知是荒涼/縱使花光氣力搏取勳章/憑肉身撞高牆/但結果四不像/也許今天困境皆因勉強」(《奮青樂與路》〈再越高牆〉歌詞節錄)

《奮青樂與路》海報

《奮青樂與路》可算是香港原創音樂劇代表作品之一,於2017和18年兩度公演都是好評如潮,更榮獲第二十七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製作」、「最佳導演(喜劇/鬧劇)」(方俊傑)、「最佳音響設計」(夏恩蓓)、「最佳配樂」(高世章)、「最佳原創曲詞」(作曲:高世章、填詞:岑偉宗)、以及「年度優秀製作」等六大獎項。

《奮青樂與路》的前身是2014年為慶祝澳門文化中心落成15周年而創作的《我要高8度》,2017年起在香港展開了一場「品格教育x藝術之旅」,今年載譽重演,除了有一班新的學生演員(分別來自迦密中學、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心光盲人院暨學校、以及香港演藝學院應用學習課程等的中學生),也換上了兩位年輕女導演──張凱婷(Becca)和張月盈(Florence),究竟她們如何將經典重現?如何面對數十名年輕演員?更重要是如何薪火相傳?

左為張凱婷、右為張月盈(圖片來源:筆者)

Florence自小學習中國舞,又跳芭蕾舞,澳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專業班學生,在校其間於第八界桃李杯全國舞蹈比寶中以領舞作品《天地玄黃》獲得金獎,離校後到英國及台灣等地進修,現為獨立創作導演、編舞、編劇及演員,近年代表作品除了《奮青樂與路》,2016年為上海迪士尼樂園《Frozen》編舞,2018年演出百老匯音樂劇《First Date》香港版,2024年為音樂劇《雄獅少年》粵語版巡演任聯合導演、編舞及舞台美學設計。

Florence是《奮青樂與路》的元祖級成員,當年在澳門演出《我要高8度》時,由她負責編舞,岑爺說他們在排練時遇上問題時,就會一起去食宵夜,Florence見證了這個音樂劇的誕生、成長和變遷。

「這個劇最後那首歌的最後兩句歌詞,就是當年我們四個(高世章、岑偉宗、方俊杰和Florence)食宵夜食到五點幾,一齊想出來的。」這首歌就是〈8度旅程〉,Florence繼續憶述那個「很難忘的一晚」:「當時的ending,我想做一個magic,我記得是1分26秒,我覺得有點棘手,大家就邊食邊傾。Leon(高世章)提出音樂的改動後,岑生就說最後兩句歌詞可以改為『面對無涯風霜 用愛重燃心中信仰』,然後我就說『得!我有畫面!』。」

就是這一餐宵夜,改寫了《我要高8度》的結局,而這兩句歌詞,也成為了《奮青樂與路》於2018年重演時的宣傳標語。

《我要高8度》海報

如果說Florence是《奮青樂與路》的「第一代」,Becca就是「第四代」了。Becca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導演,憑《夜鶯玫瑰》分別獲IATC(HK)劇評人獎年度導演獎提名以及第14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提名,亦憑《一切從海浪開始》獲得第八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小鎮獎–最佳個人表現獎(導演及演員),近年導演作品包括編劇工場《全麥方包》、香港話劇團「新戲匠」系列《夜鶯玫瑰》(聯合導演)、以及香港演藝學院《我是月亮》(兼任翻譯)。

Becca當年仍是演藝學院的學生,以觀眾身份觀賞《奮青樂與路》的演出時,感覺是非常震撼,就希望畢業後有機會參與這樣高水準的音樂劇製作,今年終於可以夢想成真,「坦白講,以我這個年資的導演,可以接觸到musical的機會不多,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如果是話劇我尚可以一個人處理,但音樂劇有太多事物需要互相配合。」

《奮青樂與路》音樂劇排練

有趣的是,《奮青樂與路》舊版的導演方俊杰,正是Becca跟盧宜敬聯合導演《夜鶯玫瑰》時的戲劇指導,珠玉在前,問Becca會否有壓力?她回應「壓力一定有,但這是『正面的壓力』。」

問兩位導演如何分工,Florence說「在整場戲的導演處理、set、或是motive的東西,我們會一齊傾。她主要是負責drama,我就負責大畫面。我們雖然沒有很認真的傾談如何分工,但我們都自然而然地分得幾好。」Becca補充「acting相關的我會負責多一點,我會專注於演員,但是整個框架會一齊傾。」

問她們有否因為看見這次演員的能力和才華而作出改動,Florence說「中間有一段,本來是兩個女高音唱的,今次我們發現有兩個心光的同學仔完全可以掌握這一段,我們就決定讓她們來演。」另外有一段,高世章本來的安排是由原聲結他彈奏,但因為有一位學生懂得彈電子結他,所以就轉為電子結他,「成件事出嚟嗰浸味就唔一樣」。

《我要高8度》在2014年於澳門初演,今年可算是《奮青樂與路》的十周年。「十年來,經過了好多驗證,證明這個框架是有效的。」Florence說這次演出是在不改變這個劇的框架下,以十年來的累積,嘗試將這個劇「昇華」。

《奮青樂與路》音樂劇排練

Becca說這次演出用了新的設計師團隊,所以場景和衣服都煥然一新,更可以快速令場景轉換。「奮力向上爬」,正是舞台設計的出發點,所以場景有好多樓梯,「因為對我來說,努力的過程就是up and down」。

面對這麼多演員,兩位導演如何處理,Florence說「只可以逐個部分,每個人跟他們講,沒有捷徑」,慶幸「這班小朋友是乖的,他們都很聽話」,「跟專業演員的分別,就是要每一點都要跟他們說得好清楚,然後不停問他們:『你哋有冇問題?』、『你哋知唔知道自己做緊乜嘢?』」重點是需要「大量的溝通」和「大量的Energy」,Florence說每次排練後都是聲音沙啞。

好奇她們對於這班學生會否就更像是「老師」,而不是「導演」,雖然Becca說她「盡量避免有這個形象」,但Florence坦言「我們實際做的其實是這樣,因為我們真的由零開始教他們,包括紀律,你是需要灌輸給他們,但在相處模式上,他們都是叫我們的的名字,不是叫『Miss』。」更好奇為什麼不是稱呼她們為「導演」,Florence解釋:「我覺得這樣friendly一點」,「我前幾年排練時認識的學生,到現在仍會聯絡,因為這個模式,令他們更開心見誠去跟你交流,acting上我們需要這樣,我們需要他們的Honest,需要他們相對deep的東西」,面對不同背景和類型的年輕演員,兩位導演「亦師亦友」地跟他們真誠溝通,成就了這次傷健共融的演出。

《奮青樂與路》音樂劇排練

今年演出有很多年輕,甚至沒有演出經驗的新演員,問兩位導演以什麼準則來挑選,Becca率先回應「首先要唱得,音樂行先」,其次但也同樣重要的是「他願意open,他願意去試,如果我和他們在課室裡對答,我都聽不清楚他們的說話,他們又怎樣上台呢?」。

今年演出的遴選活動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進行,其後於3月至8月進行超過300多小時的專業訓練,密集式訓練日營及後台體驗工作坊於復活節假期舉行,演員及後台的密集式排練於7月至8月的暑假進行。既要在短時間內排練,更要達到本劇的四大原則(4D)以體現藝術和品格教育:紀律(Discipline)——具有團體精神和嚴謹的紀律;奉獻(Dedication)——全情投入對藝術一絲不苟的態度;自我發現(Self-Discovery)——過程中經歷自我發現和追尋;喜悅(Delight):結交志同道合的好友,樂趣無窮。她們如何同時完成兩個「不可能的任務」?

Becca是以專業態度,要求同學們要做好自己的本份,Florence則「覺得音樂劇本身已經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因為音樂劇需要團隊合作,然後你需要好好分配時間,你才可以完成這件事。」,然而,更重要的是「你要告訴他們,你們正在做的這件事,不是一個人的事,包括後台,和所有人。本身音樂劇這件事,其實是能夠達到某程度上的品格教育。」

Florence覺得這次遇見的一班年輕人都很「pure」,「這也是這個演出的其中一個核心,他們選擇來演出,或是試鏡,就代表他們一定對這件事有興趣,而在過程入面,感覺到難處,然後會有個bonding,我們一齊(去解決)啦!在排練時見到一些人很灰心,其他人就會幫他們加油!我覺得這件事是很organic。」

問兩位導演《奮青樂與路》來到2024年對香港和時下年輕人的意義,Becca說「這樣一大班人在台上做一件事,已經是很困難。我們現在花了很多時間在電話上,好多朋友都已經離港,那個感覺不是很『聚』。可以親眼看見這麼多年青人,為了一件事好努力的去做,那個能量,就是好重大的意義。」Florence覺得時代已經不同了,這一代的年輕人跟之前的一代,甚至幾代,可能有點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共通的,就是「他們的純真,和那團火」,Florence相信無論是什麼年紀都曾經有這個階段,「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你再入場看這個show,跟你在幾年前看,心態可能不一樣,或者你收到的訊息可能不一樣,又或者你(感受到的)那度『力』會更大。」

至於對於她們二人的意義,Florence說「我每一次排這個show,都感到他們給我的Energy,比我付出的更強大!然後,他們會不停地驚喜到你,你以為到這到位已差不多,但原來他們可以再去更多。這個情況,同時反過來影響了我們,在其他的show未必會遇到。我經歷了這麼多次,這個力量仍然是存在。」Becca也認同年輕演員們給了她很大的能量,「看見他們好pure地練好一隻舞、唱好一首歌,彷彿被喚醒了初心」。Becca甚至在這個故事裡,找到自己的影子。「這個戲,共鳴到我,是因為關於創作人的戲。」

「繼續自行迴避/你甚至可一聲不再響/毋須講往日熱血一場/塵土中天生天養/連蟋蟀都敢打仗/拿出勇氣鬥過才漂亮」(《奮青樂與路》〈再越高牆〉歌詞節錄)

《奮青樂與路》可算是一段充滿「能量」的「成長之旅」,不只是一個人成長,而是一大班人成長,不只是台前幕後有得著,更包括了台下的觀眾。

今年《奮青樂與路》的門票收益,將會全數用於推動青少年音樂劇發展之用,延展藝術傳承,並且教學相長,施比受更為有福!大家一起入場感受那份高8度的「能量」吧!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電影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