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宮飯》以「飯」作為隱喻 帶出生物存在的本質|湯禎兆專欄
撰文:湯禎兆
出版:更新:
《迷宮飯》的確屬低調得來,卻又非常討人歡喜的作品。它的設定由世界觀到人物角色或許沒有《葬送的芙莉蓮》的深度層次,但焦點明確,且各構成部分也環環相扣,同樣乃賞心悅目的佳作。
文:湯禎兆|原題:《迷宮飯》的不設限趣味
關鍵的切入點,我覺得是由精靈族瑪露希爾開始,她對賴吃魔物維生的冒險方法,本來十分抗拒,但發展下來才逐步領略到不同的可能性。以「飯」作為生存的隱喻,從而帶出幾已遺忘的生物存在的本質——甚麼可吃,甚麼不可吃,從來都是所謂文明建構出來的虛象,在不同時期及歷史階段均有所爭議(事實上,部分文獻提及在傳說中人類文明最高峰的亞特蘭提斯時代,所謂智慧頂峰的在上位者卻以吃下等人為樂),由吃出發去推翻思維的限界,才是《迷宮飯》的核心基礙。
此所以《迷宮飯》的構思不斷推陳出新,如主角之一半身人奇爾查克雖然外貌如同小孩,原來已經29歲(甚至即等同長身人50歲)且已婚及育有三名成年女兒,而且更已與太太分居。不僅人設上予人意外,即使一出場即處處以智者身份存在的矮人先西,同樣在〈水棲馬〉一回陰溝翻船,差一點命喪水中,說明了凡事均沒有絕對的指南針(此回其實鋪排得頗有心思,先讓團隊在迷宮上一層遇上半獸人,先西因與半獸人的交情而避過一劫,結果同樣以交情為先的想法,險些教他在水棲馬身上送命)。凡此種種,均可見思維不設限的基礎要領。
(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從《怪獸8號》看異化:出人頭地的代價|還是日本|湯禎兆專欄「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 半自傳形式小說論盡演員不易|湯禎兆從中村倫也寫作中察見熒幕角色 影像與文字的互文對話|湯禎兆《哥斯拉-1.0》的倖存者綜合症探討 或有政治隱喻?|湯禎兆專欄木村拓哉幾乎無可匹敵拍檔 與天海祐希合作或有突破?|湯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