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非遺傳承人|麥琬思 Mercy 將傳統花鈕變身成可攜帶的「藝術品」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花鈕又叫盤扣,是傳統的中式鈕扣,除了用作固定衣襟,亦起到裝飾之用。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種古老的工藝亦隨著旗袍、長衫的式微而被現代社會逐漸遺忘,懂得這門工藝的師傅亦碩果僅存,浦明華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幸而,花鈕被列入了《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之中,同時浦師傅入室弟子麥琬思 Mercy亦成為了此門非遺傳統工藝的傳承人,透過「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的支持下,Mercy將聯同浦師傅及其學生們,師徒三代舉行「花鈕工藝傳承師生聯展 」,讓大眾重新認識並欣賞這門精湛的傳統工藝。

一個展覽可以看到師徒三代的作品。

與非遺傳統手工藝結下不解緣

「花鈕對於我來說有特別的意義。小時候穿的棉襖,要扣一字鈕,這是我對中國鈕扣的第一個印象。」原本是中小幼舞蹈老師的Mercy,除了編創舞蹈外,亦會設計舞蹈服飾,令她進一步地與花鈕結下不解之緣。而在學授舞蹈的過程中,她發現小朋友和老師們穿衣時對扣解「中式鈕扣」不熟練,讓她萌生了學習和傳承花鈕工藝的念頭,盼推廣至學校,豐富孩子們鍛鍊小手肌的機會。

新一代花鈕傳承人麥琬思及其新派花鈕作品,盼以中西融合概念,令更多人留意到花鈕。

克服難關 傳承人展開傳承重任

Mercy回憶起學習花鈕的路上遇上不少困難,感慨道:「當時很難在香港找到花鈕課程,而且主要是觀摩課,很少實踐課。只能抄筆記,沒有機會親自落手實踐。」這使Mercy「膽粗粗」地私下找浦明華師傅學習,雖然私人授課學費不菲,但Mercy依然堅持,一學就是16個年頭。「因為我讀幼兒教育理論時,特別對美國哲學家與教育家杜威印象深刻,他說過 “Learning by doing (由做中學).” 你要do才能學到在自己身上。」因此自身經歷,為了令對花鈕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更易「入門」,以及讓更多人接觸到花鈕,她獲浦師傅允許以花鈕傳承人的身份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

麥琬思(右)與浦明華師傅(左),合力傳承花鈕工藝。

好榮幸由她撰寫的「花鈕工藝傳承計劃」獲選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社區主導項目」之一。這個計劃旨在與年輕一代分享花鈕的文化,並通過免費工作坊的形式,讓更多人親身體驗花鈕的製作過程。工作坊對象為青少年和成人,為期五堂的體驗班讓學員能夠動手做花鈕,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傳承這門工藝。工作坊一堂時長兩個小時,基本上學生學完,有些快手的話,能即時交堂課。而學生們亦來自五湖四海,當中包括熱愛Lolita風格打扮,內藏公主心的年輕媽媽余雅婷女士;擅長用精細工具處理手術的醫學美容的黃家淇醫生;善長於烹飪及縫紉,希望可以與學生分享「花鈕」這具趣味性中華文化手藝的男家政老師黃承禮等等。

製作花鈕,由一塊布開始,需經過上漿、開條、燙條,再到普遍學生都會遇到的入門第一個難關-打鈕頭,「解決了打鈕頭,才能進行後面的步驟。這些過程中,需要練習和耐性去克服困難。」能讓Mercy堅持下去的,是對這個工藝的熱愛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我希望將這個工藝能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知道花鈕的存在和認識如何欣賞花鈕之美。每當我完成一個漂亮的花鈕作品,我會有很大的滿足感,這些都是支持我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就如Mercy一步步走到今日,成為一名非遺傳承人、新派花鈕藝術家,她不單創作富創意和現代感的花鈕,盼透過不同面向,把花鈕工藝傳承下去。

創新與傳統融合 連結生活傳承

能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一對小小的花鈕,當中就已經蘊含的東西可能包含了歷史、傳統、不同的工藝等,很多不同方面的知識。花鈕,由把衣襟扣起、以功能性為先的「一字鈕」,發展至具備裝飾性的花鈕,就如其名,多以花作為傳統鈕扣的主要元素,例如:小菊花、梅花,同時亦會創作金魚、龍鳳雀鳥、壽字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

帥承「傳統海派」浦師傅的Mercy,不僅繼承了傳統技藝,更將其創新發展,令花鈕更貼近現代、更具時尚感,讓花鈕能被不同年齡層面,甚至來自不同地方、文化的朋友看見。她將西方藝術融入東方傳統工藝之中,以西方名畫梵高的《星夜》、蒙得里安的《擬畫一號 》、孟克的《吶喊》作靈感以新派花鈕的形式示人。Mercy說:「希望嘗試揉合中西文化係傳統花鈕作品之中,一來增加趣味性,同時吸引更多外國人關注花鈕這工藝。」在創作新派花鈕時,Mercy亦會大膽注入新元素和技術,例如在她的新作品《星月》,特別增加至兩層,讓花鈕從2D(平面)變成3D (立體),擺脫了傳統花鈕只有一層的單向設計,大大增加層次感!

此外,長洲平安包、飛行棋、幸福小鴨、彩絲糖等,這些兒時香港集體回憶,也成為了Mercy的靈感。同時,花鈕亦不再只是一對鈕扣,Mercy亦將花鈕融入現代配飾和日常用品中,創作出耳環、手鏈、髮飾等多種時尚單品,讓花鈕成為可攜帶的「藝術品」。這些作品不僅保留了傳統工藝的精髓,還賦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和現代感。 細心觀賞她的花鈕作品《彩絲糖》,原來混合了彩絲糖的包裝紙,既環保又突破傳統,幾可亂真的設計促使大家探索花鈕工藝更多的可能性。 「 『傳承』不僅是製作花鈕工藝的技術,更能從作品中傳遞那份教學相長之情,彼此共勉之。」Mercy說。

麥琬思以港人集體回憶-懷舊彩絲糖為題的花鈕作品,相信能勾起不少人兒時的滋味。而「彩斯糖花鈕」縫製於由傳統長衫師傅關國權設計的改良旗袍,以小燕尾裙形式呈現,體現傳統與現代集於一身。

師徒三代聯展 跨越時代突破框框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的支持下,Mercy聯同浦明華師傅及其畢業生們舉行了「花鈕工藝傳承師生聯展」。這次展覽將帶大家欣賞三代人的傳承和創新,擁有50年的花鈕製作經驗的浦師傅,將會展出她的傳統花鈕作品,而新派花鈕作品,屆時大家亦可會欣賞到Mercy的名畫系列、香港兒時集體回憶作品和多達60位《動手做花鈕》體驗工作坊的學生的自我創作花鈕作品,以及其他不少具價值的收藏品。師徒三代由傳統到新派,向觀眾展示花鈕工藝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動手做花鈕》體驗工作坊 — 成人D班師生合照
《動手做花鈕》體驗工作坊 — 成人E班師生合照
《動手做花鈕》體驗工作坊 — 青少年C班師生合照

展覽現場除了展示花鈕作品外,亦分享了花鈕的趣味歷史與演變,還有互動體驗區讓觀眾親手嘗試製作花鈕,適合一家大細參加。展覽首日,浦師傅與Mercy亦會在場分享他們對花鈕工藝的理解和熱愛,無論對傳統工藝、現代藝術和中華文化體驗活動有興趣的朋友都千萬不能錯過!

在《動手做花鈕》體驗工作坊,學員可親手製作花鈕。手巧的學員,一堂就可以做起一對花鈕。

除了工作坊和展覽,作為非遺工藝傳承人的Mercy還希望把花鈕這項工藝走進中小學和學前教育機構,讓學生們從小就接觸和了解花鈕。她認為,花鈕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自豪感。亦讓花鈕這門古老的工藝,得以承傳走向更輝煌的未來。

《花鈕工藝傳承師生聯展 》
地點:香港大會堂展覽館高座7樓

更多詳情可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ichflowerbutton

https://www.instagram.com/ichflowerbutton/

學校或團體導賞參觀安排,歡迎致電:(852) 93550483 與Mercy麥琬思小姐聯絡

電郵查詢:flowerbuttonich@gmail.com

#花鈕#花鈕工藝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花鈕 #新派花鈕 #中華文化體驗活動 #動手做花鈕 #大會堂展覽 #旗袍鈕扣 #服裝設計 #香港非遺 #親子活動 #藝文活動 #展覽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