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長者飯堂「平靚正」 智能打造「由飯到家」養老服務平台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連日來,珠海天氣持續低溫,但中午時分推開珠海優特社區餐廳的大門,裡面卻是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

76歲的李婆婆是這裡的常客,每天中午都來光顧——餐廳伙食不錯,近20種菜品總是讓她挑花眼。「這裡衛生又便宜,十幾元就能吃飽,很適合我們老年人。」李婆婆說。

今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珠海經濟特區居家養老服務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廣東省首部居家養老服務領域地方性法規,為居家養老服務提供了法律保障。當前,珠海全市運營長者飯堂超150家。這些長者飯堂不僅滿足了長者的就餐需求,還不斷延伸服務,成為長者進行社交活動、豐富精神生活的大平台。

家門口的飯堂「平靚正」

走進位於珠海市香洲區銀樺路的優特社區餐廳,廚房裡的一排炒菜機最為顯眼。大廚將食材有序放入機器,不一會兒,一道熱氣騰騰的菜品出鍋,菜香味兒彌漫在整個餐廳。

餐廳依託珠海優特智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烹飪設備,打造全電智能廚房。比起以往長者飯堂配餐菜式固定單一,優特社區餐廳不僅可以自選菜式,還能稱重計費,豐儉由人。

「我們採用透明廚房設計,讓顧客清楚掌握食材烹製過程,確保顧客食得安心。餐廳的智能售餐設備通過物聯、傳感等技術一鍵綁定餐盤,自動稱重結算,並與市智能養老平台助餐系統聯通,即時實現補貼優惠結算,既減少食品浪費又提升取餐結算效率。」優特智廚運營總監趙建輝介紹。

在珠海唐家社區的長者飯堂,堅持「少油、少鹽、控糖」,「兩葷一素、有飯有湯有水果」成為配餐標準。對於行動不便但有用餐需求的老年人,唐家社區黨委還成立了工作小組,精準確定配餐人數,依託銀齡志願者團隊開展上門送餐服務。

「我們每天跟進老人對飯菜口味的意見,根據回饋情況及時作出調整,推出最適合老年人口味的餐食,還不定期推出一些新菜品給老人品嘗,豐富長者飯堂的菜譜。」該餐廳志願者莫姐說,在定期進行的滿意度問卷調查中,唐家社區長者飯堂的服務得到就餐老人的一致認可。

在珠海拱北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長者飯堂,《羊城晚報》記者看到,飯堂專門配備了營養師。負責人周晚女介紹,營養師會根據老年人的飲食特點、季節需求制訂餐譜,一周的菜品基本不重樣。

長者飯堂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年人的社交需求。(羊城晚報)

長者餐廳「叫好」又「叫座」

珠海「長者飯堂」建設於2018年啟動,起步早、布點多、形式多樣,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為落實省委主題教育辦和省民政廳建設「長者飯堂」的重要任務,今年9月,珠海明確公益化與市場化發展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確定全市首批8處長者飯堂為提質增效示範點。

「我們採取『政府補助一點、企業讓利一點、慈善捐助一點、個人繳納一點』的籌資方式,選取成熟的餐飲服務企業參與,通過市場擴容提高長者飯堂助餐供給和服務品質,確保公益性讓長者『叫好』,市場化運營讓飯堂『叫座』。」珠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高宏偉表示。

《羊城晚報》記者瞭解到,珠海為在長者飯堂用餐的老年人提供兩項惠民補貼,分別為「助餐補貼」和「送餐補貼」。其中,符合條件的老人可根據實際情況,每天享受3元、6元、10元和16元(人民幣,下同)不等的助餐補貼;特殊困難老年人中的失能且有用餐需求的老年人,每天還可享受3元的送餐補貼。

優特社區餐廳是珠海首批長者飯堂提質增效示範點之一。「我們為長者提供了額外九折的優惠。」趙建輝說,以在該餐廳購買一份20元的午餐為例,各項補貼疊加後,用餐老人僅需花費12.6元,不僅物美價廉,還能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在首批長者飯堂提質增效示範點創建中,珠海還發揮資訊化和智能化科技的力量,依託市智能養老服務平台、智能炒菜機器人、智能售餐和支付設備等,為長者提供更好的用餐體驗,讓「家常便飯」升級為「老友飯局」。

珠海以需求為導向,綜合考慮轄區老年人口規模、服務需求、服務半徑等,科學規劃、以點帶面,構建「長者飯盒」「長者飯堂」「長者飯桌」3個層次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覆蓋23個鎮(街道)和149個村(社區),2020年以來已累計服務老年人229萬人次,提供助餐優惠2132.80萬元,今年以來日平均用餐人數約3500人,助餐服務覆蓋面和受益面不斷擴大。

滿足老年人更多養老需求

對於許多老人來說,到長者飯堂不僅僅是為了飽腹,更是為了社會交往。長者飯堂能否轉變為社區多元化養老服務平台,成為其發展的重點。

記者走訪發現,珠海的長者飯堂大多設立在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社區綜合服務場所,這背後是長者飯堂向「社區飯堂」「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多種提質增效式服務延伸,把老人的「用餐需求」升級到「社交需求」。

莫姐退休後,基本天天「泡」在唐家社區飯堂。「這裡有文化站、衛生服務站、戶外運動場地,最重要的是能跟姐妹們在一起。」莫姐說。

唐家社區以長者飯堂為載體,利用社區多方資源,激發老年人參與社會治理和活動熱情,先後開展唐家茶果非遺傳承老少融合活動、60歲以上長者生日會、藝術攝影展、上門義剪等特色活動,把「小飯堂」轉變為「大平台」,成為解決轄區老人溫飽、豐富精神生活、滿足健康需求、聯繫鄰里情感、村民參事議事的陣地。

唐家社區的做法並非個例。珠海正透過不斷拓展長者飯堂的服務功能,將其打造成為老年人社交、娛樂、休閒的港灣。在拱北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除了飯堂外,服務中心還設有機構養老、日間照料、活動中心等功能場室,會定期開展健康監測、健康講座、長者興趣班、長者生日會、康樂活動等免費項目,還提供家庭照護培訓、理療、康復、上門助醫、出行陪伴、代辦等多項服務。

「老人通過用餐的形式加強溝通交流,守望相助,連結起了安全紐帶。」高宏偉舉例說,珠海南村社區一名獨居老人連續兩天未到長者飯堂用餐,長者飯堂工作人員留意到相關情況後上門探訪,瞭解老人的困難,及時提供了有效幫助。

「老年人滿意不滿意是檢驗『長者飯堂』提質增效工作的唯一標準。」高宏偉說,「我們堅持『公益化+市場化』可持續發展路徑,以『長者飯堂』提質增效示範點建設為契機,持續優化『長者飯堂』運營,不斷挖掘新的示範應用場景,成熟一批推出一批,以實際行動將民生工作落實落細落具體,推動民政領域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