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見 湖北首次發現結晶恐龍蛋化石
12月20日,湖北十堰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消息,科研團隊近期在遺址一號館恐龍蛋化石露頭修復治理過程中,發現3枚結晶恐龍蛋化石,是湖北省首次發現的結晶恐龍蛋化石。
據介紹,3枚結晶恐龍蛋化石均呈扁圓形,長軸約14至15厘米,短軸約12厘米,蛋殼厚度1.31至2.4毫米,處原地埋藏狀態。它們與周邊28枚非結晶恐龍蛋化石構成一個31枚的蛋窩,展布於同一層面。
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趙璧介紹,3枚結晶恐龍蛋化石的蛋殼和內部結晶礦物大部分保留完好,只有蛋表面小範圍破口內,顯示出其與周邊恐龍蛋化石完全不同的內部礦物結晶情況。
科研專家通過研究發現,從最典型的編號為J2的恐龍蛋化石破口觀察,其內部結晶礦物類型單一,是粒徑0.2至0.4厘米的方解石。在對礦物鑒別發現,靠近蛋殼部位結晶致密,到達蛋內部中央部位晶體礦物粗大且呈單晶,說明結晶過程是從外向內。
趙璧介紹,目前學界對結晶恐龍蛋化石的成因研究,尚未建立相關理論。經初步觀察,本次發現的含結晶恐龍蛋化石的蛋殼形態完整,應屬於未孵化或恐龍未破殼的蛋,「幸運的是,化石沒有被後期掩埋和成岩作用破壞。內部的方解石礦物應該是在恐龍蛋埋藏和成岩過程中,大量碳酸鈣過飽和溶液通過蛋殼氣孔滲入其中,結晶和充填形成的」。
趙璧進一步闡述,從產結晶恐龍蛋化石的整個蛋窩觀察,以蛋殼上表面破口和內部充填泥沙的恐龍蛋為主,數量超過20枚,表明當時這批恐龍蛋破殼的占大多數。3枚結晶恐龍蛋化石位於蛋窩的同一側,可能指示靠這側的蛋窩微環境有一定特殊性,「如果這3枚恐龍蛋靠近水道,產下不久就因水位上漲淹沒」。
據介紹,結晶恐龍蛋化石屬世界罕見,主要是因為相比普通恐龍蛋化石,結晶恐龍蛋化石的形成環境和條件十分苛刻,更需要及時掩埋和對蛋殼的保護,以及「恰到好處」的成岩物理化學條件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