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迷福利!到粵劇藝術博物館新展 與百年粵韻歷史隔空對話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10月24日,粵劇藝術博物館新展「銖積寸累——粵劇藝術博物館藏品征集成果展」拉開帷幕,展覽精選近年新征入藏的珍貴史料物證200件/套。展出時間為2023年10月24日至2024年5月5日。

粵劇是嶺南的獨特文化底蘊,承載著廣府人的濃濃鄉愁,是廣州這座城市的經典記憶。「粵劇紅船」「南派武技」「開台例戲」「海外流播」……這些鮮明的文化符號,使粵劇在中國戲曲百花園中綻放異彩、獨樹一幟。

本次展覽通過以物敘史的方式,從「廣腔古韻珠水長」「粵韻聲聲思故裏」「封相出頭戲不斷」三個部分再現了粵劇百年前的歷史風采和輝煌面貌,為市民開啟一場跨時空對話。

粵劇戲服。(羊城晚報)

從2018年至今,粵劇藝術博物館共征集藏品517件/套。為了讓文物「活」起來,粵劇藝術博物館積極開展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

本次展覽是在對館藏品系統梳理和潛心研究基礎上推出的一項重要成果,通過文物展覽骨架、歷史敘事形式、文化解讀方法,結合多手段的展陳方式,為市民提供了解粵劇歷史文化的多元視角。

珠水悠悠,粵韻飄揚

粵劇藝術經過明代中後期的孕育發展,至清代漸臻定型、成熟。粵劇戲班憑借耀眼華麗的舞台裝扮、硬橋硬馬的南派武技大放異彩。演出不僅吸引了本地市民的眼球,還受到當時來華的外國人青睞,他們用筆墨丹青和攝影技術為粵劇留下了珍貴的圖像資料,用黑膠唱片灌錄技術錄下鏘鏘粵韻。

展覽現場。(羊城晚報)

19世紀中葉,隨著嶺南人向歐美、南洋開拓發展,粵劇逐漸在海外傳播流行,留存至今的一張張泛黃的戲單,生動記錄了粵劇的他鄉之旅,訴說著海外華人的思鄉愁緒。

展覽展出的19世紀粵劇紅船外銷畫、清末粵劇南派武技線描圖頁、清代戲曲頭冠、粵劇最早的舞台定本、民國時期粵劇在海外演出的戲單等珍貴文物史料,向市民呈現了立體鮮活的歷史文化圖景。

天地之大,皆為舞台

隨著粵劇的興盛流行,圍繞粵劇藝術形象創作的建築雕塑、器物裝飾出現在屋脊、案頭,繪就了戲曲舞台以外的人文畫卷。

千姿百態的戲曲人物形象呈現在不同材質的器物、用品上,戲曲人物陶塑、戲曲故事織繡、戲曲圖案餅印……構成了戲曲世界中最具生活氣息的一環,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美學中感受戲曲的魅力。

千斤一搭,即晚封相

清末編排的《六國大封相》一經演出便成為粵劇最具代表性的例戲之一,成為早期戲班展現實力的開台必演劇目。戲中眾多的人物、豐富的功架使其呈現出「登台者百余人,金碧輝煌,花團錦簇」的斑斕效果。

粵劇藝術博物館搜尋征集到珍貴的清代「六國封相」主題水墨紙本線描圖冊、戲曲故事貝雕以及通草畫,得以窺見《六國大封相》百年前的面貌。同時,得益於廣東八和會館、鑾輿堂、廣州粵劇院等熱心捐贈戲服道具,各藏品能夠匯聚一堂,在展覽中呈現「封相」場景,展現粵劇的舞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