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紅到中國!「白人餐」受內地打工仔熱捧 只因省時、方便?

撰文:當代中國
出版:更新: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說到中餐,定必想起一盤盤有葷有素、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令人讚不絕口。加上現時內地的外送服務十分普及,幾乎隨時隨地都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然而,內地的上班族近日卻掀起一股名為「白人餐」(又稱「白人飯」)的飲食風潮。究竟甚麼是「白人餐」呢?

白人餐|從外國到中國 白人餐蔚然成風

想起「白人餐」,人們大多想起漢堡包、炸魚柳或烤火雞,然而「白人餐」並非典型的西式餐點,而是以生冷蔬果、雞蛋、麵包、芝士、餅乾等食材所製作的餐點。

「白人餐」的風潮,可以追溯至一些在歐美國家工作或留學的華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朋友的午餐。

從照片可見,他們的外國朋友僅吃幾根小胡蘿蔔、幾片菠菜,有些網民亦指自己的同事午飯都是吃「一把燕麥拌酸奶,搭配半個蘋果」;更有留學生分享,他的同學只吃生菜,搭配火腿和芥末醬當午飯。(圖片來源:埃丽斯啦啦啦@小紅書、端端@小紅書/當代中國授權)

起初,這股飲食風潮僅被人們視作一種新的生活情態。

但後來,隨着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這股極簡的西方飲食文化在中國蔚成風氣,更成為了內地打工人的新歡。

白人餐|甚麼是「白人餐」?符合這3個特點才算是

從食物的配搭來看,不難發現「白人餐」有三大特點。一是冷盤,食物生冷,不用烹飪或不大需要花時間烹煮;二都是素食,食材簡單;三是份量較少,能吃得迅速。

這些「白人餐」大多以生冷紅蘿蔔、冰芝士片、沙律菜、白麵包或水煮蛋配搭而成,甚至只是一件三明治。(圖片來源:阿蛋蛋蛋蛋蛋@小紅書、广州在逃打工喵@小紅書/當代中國授權)

雖然有不少上班族加入吃「白人餐」的行列,但也有不少人對這種不加以烹調、「不求可口,只求果腹」的簡便飲食文化感到驚訝,甚至批評「白人餐」是現代生活節奏急速下的一種敷衍飲食文化,不值得推崇。

也有人覺得,「白人餐」毫無味道可言,純以快捷、零烹調技巧作賣點,戲稱「猶如食草」,只是維持生命體徵,吃罷甚至餓得想「啃人」。

到底這種看似簡單的「白人餐」出現,是對西方飲食文化的誤解,還是另有深意呢?

白人餐|反映中西文化差異 受熱捧因省時方便

與中國人一般要「米飯落肚」、要熱騰騰的食物「暖胃」不同,「白人餐」主要以生食或冷食為主,這與西方的「打工文化」有關。

事實上,「白人餐」的出現早於19世紀中。其時,全球步入都市化、工業化,工人要出遠門到城市工作,未必有時間準備午餐,故出現了午餐車、速食店,方便工人及辦公室職員購買後可在外或帶回辦公室食用。

三文治多是打工人們的午餐,可將多種材料夾在一起,既又不用加熱,又不怕漏出來。(Shutterstock/當代中國授權)

同時,西方的每周工時普遍較少,能早早下班吃晚餐,即使中午吃少一點捱餓也不怕。而愈來愈多內地上班族轉投「白人餐」的懷抱,全因「白人餐」作為輕食的特點。

內地的工作模式大多是「996」(即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6天),工時較長,連休息的時間也要「擠」出來,遑論是做飯的時間呢?

故此,上班族寧願製作「白人飯」當午餐,不用負擔價格飛漲的外賣之餘,製作過程也簡單快捷,節省煮食和清洗碗盤的時間,而且攜帶方便。

傳統的中國菜以熟食為主,通常需要大量的爆炒,製作過程較花時間,而「白人餐」以快捷煮食為主,備餐省時又省力,因而大行其道。(Shutterstock/當代中國授權)

白人餐|吃「白人餐」也為了避免「飯氣攻心」

內地上班族轉吃「白人餐」的另一原因,是為了避免影響工作效率。

中餐的主食往往是米飯、饅頭和麵條,都是高碳水化合物,容易讓血糖指數快速升高,從而胰島素驟增,抑制大腦神經中樞,一時間「飯氣攻心」,容易打瞌睡。

而「白人餐」雖然簡單,但都是蛋白質和維生素,油脂、澱粉比例更低,吃下去血糖的波動相對較小。對於上班族來說,吃「白人餐」後下午卻依然精神抖擻,確實能更專注投入工作。

如果是你的話,會想吃「白人餐」當午飯嗎?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閱讀:全國早餐盤點|成都有何必吃早餐?遠不止麻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