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嶺南|海綿城市理念設計 外資巨頭欲佛山打造全球樣板工廠
海綿城市近年來被頻頻提起,作為城市雨洪管理的一種方式,這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利用的自我調節功能。不過利用這一理念來建成「海綿工廠」,對雨水進行管理和利用,目前還比較少見。
在佛山三水區的佛山水都飲料食品產業園,啤酒巨頭嘉士伯正在建設的生產基地,正是以「海綿工廠」的理念來規劃設計。 「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後一年,我們決定追加固定資產投資4.62億元。新增投資主要用於加強對土建工程、節能減碳、智能製造等方面生產技術和設備採購,把佛山酒廠打造成為在技術標準、智能製造和ESG治理方面達到全球一流水平的旗艦酒廠。」嘉士伯中國總裁李志剛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這樣強調佛山工廠建設的綠色基因。
與城市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從廣州一路向西,就來到佛山市三水區。因位於西江、北江、綏江的三江交匯處,寓「三水合流」之意,故此處名為「三水」。優越的區位,便利的交通,豐富的水資源,給予三水區在食品飲料上發展的先天條件,各大頭部企業紛紛在此建廠,聚集了包括嘉士伯、百威、紅牛、健力寶、可口可樂、益力多等食品飲料及相關企業173家,成為名副其實的飲料之都。
2016年起,佛山市高起點統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嘉士伯集團則在2017年啟動了「共同邁向零目標」可持續發展計劃,包括「零碳足跡」「零水浪費」「零非理性飲酒」和「零事故文化」四個零目標,同步在中國推動這些計劃落地。當嘉士伯決定在佛山設置生產基地時,工廠設計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相結合,就成了雙贏。
這是個項目總投資近30億元、產能達到50萬千升的超級大廠,在誕生之前,嘉士伯基於對酒廠ESG治理的標準與經驗,與設計院敲定了一整套方案:可再生能源、智能節能系統、循環利用水資源和選用綠色節能建築材料。
海綿式儲水用於生產
與銀川、大理酒廠的所在地相比,佛山雨水充沛,因此,這家工廠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埋在地下的四個巨大蓄水池,總容積達30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處理系統,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在此之前,海綿城市概念中,常用的方式是將處理過的水運用於綠化、消防等市政方面,嘉士伯則創造性地將其運用到了生產環節中。
在這個設想下,每年7-8月份,珠三角暴雨頻繁,地下的蓄水池會將雨水收集起來,去除泥沙降低硬度,並經過初步的消毒和淨化。等到了廣東秋高氣爽、降水不多的時候,這部分儲存的雨水大部分會在蒸發冷卻塔上使用,一小部分用在工廠綠化和地面清潔上。這就是以「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多種技術實現良性水文循環,維持或恢復本區域的「海綿」功能。
在夏日炎炎的佛山工廠工地上,羊城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了最後一個還沒被填土覆蓋的蓄水池,800平方米的水池周圍還包裹著鐵質擋板,以防泥土滑落。再過一段時間,這裏將被完全掩蓋,成為一個埋藏在地下的水箱。一直跟進項目的固定資產項目經理鍾鑫告訴記者,佛山地處沖積平原,建設的地下部分全是污泥和雨水,地下施工面積大,難度也高。 「我們在打樁的基礎上還做了整圈的鋼板樁。只有在鋼板樁插進去、保護好的情況下才能開挖,工程量很大。」
這些水池由水池池體、水池進水棄流井、高低位通氣帽,水池進、出水水管、水池溢流管、水池提升裝置等幾部分組成,設計可以有效地緩解排水問題,並減少洪澇災害的風險。收集的雨水,經過專門過濾和淨化處理後,可用於廠區綠化、車間清潔和非工藝接觸的生產用水。 「這不僅有助於進一步節約淡水資源,還減少了排放到自然水源中的廢水。作為實現『零水浪費』目標的積極探索,我們將會把這個根據海綿城市理念設計的工廠,打造為一個具有前瞻性的示範項目,成為嘉士伯集團的全球樣板。」
見招拆招解決未知難題
新建工廠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在一張白紙上馳騁想像空間。但真正實施起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包括當地的地質結構是否能夠支撐地下巨大的儲水空間,雨水如何盡可能地蒐集利用,並低成本的去處包含的雜質。
首先是如何考慮從源頭降低雨水的污染,一種思路是按平常的想法,只需要收集屋頂的雨水,因為最乾淨,並且不需要進行污水處理。 「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需要製定兩套雨水系統,一套收集屋頂的雨水,一套收集市政其他路面的雨水和綠化,投資成本都會很高,而且還要保證供暖、供電、建築的安全性,設計難度相當大。」
嘉士伯最後設置了一套雨水的流量測定設備,這被稱為雨水氣流裝置。當雨量達到一定數值、水相對乾淨的時候,才會進行回收工作。 「降雨開始的前半個小時是沖刷泥土的階段,這個階段雨水太髒了。等降水比較清亮時,這一裝置會切換閥門,將雨水盡可能地收集,再進行自動化的處理。」鍾鑫解釋說。
另外一個值得介紹的技術創新是虹吸排水。雨水落下來之後,首先是「滲」和「蓄」。廠區的停車場鋪裝材料採用植草磚,加大雨水滲透量,減少地表徑流。綠地則設計成下凹式,並鋪設鵝卵石和沙子。下雨時,這裏將變成一個相對低窪的地方,雨水匯集到這個類似小池塘的綠地裏。通過綠地自身和鵝卵石的首層過濾和淨化,匯總到綠地底部,底部的雨水管通過虹吸對雨水進行收集,提高使用效率。
巧用地形與自然環境相結合
在「滯」「淨」「排」的技術環節中,這家工廠的設計還結合了佛山的水文地質特點,一定程度上利用周圍環境來解決部分問題。 「在雨水流淌時,設計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雨水自然散落後,可以通過微地形調節,慢慢地匯集到相對集中的地方。」鍾鑫告訴記者,雨水滯留時不僅能補充地下水並降低暴雨地表徑流的洪峰,還可通過吸附、降解、離子交換和揮發等過程減少污染。其中淺坑部分能夠蓄積一定的雨水,延緩雨水匯集的時間, 土壤能夠增加雨水下滲,緩解地表積水現象。蓄積的雨水能夠供給植物利用,減少綠地的灌溉水量。
按照設計院的計算,按照暴雨或是中雨的降水量,連續下八個小時,大約能把蓄水池儲存滿。按照冷卻塔每日需要200立方米的使用量,可以使用半個月。如果雨量過大超出了儲存量怎麼辦?廠區的排水防澇設施與天然水系河道相結合,用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會排放至附近河道及市政雨水排水系統。
嘉士伯最節水工廠大部分在中國
花巨資和精力去做這樣一件事,是否會有經濟上的回報呢? 3000立方米的水能為嘉士伯省下多少錢呢? 「坦率講,現在沒辦法考慮投資回報率。目前1噸工業用水加上污水處理費,大概在4元左右,從總體節約成本上看,財務上並沒有明顯的收益。」鍾鑫表示,只能說,這是嘉士伯致力想要完成的一個目標,它包括了包括可持續發展中關於「水資源」在內的各方面的努力。
從2017年啟動「共同邁向零目標」可持續發展計劃開始,7年裏嘉士伯中國單位產品用水量(釀造每百升啤酒的耗水量)已下降了超42%,節約超過207萬噸。按照2021年中國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85升計算,節約的水可供100萬戶居民用上11天。如果放在國際標準游泳池裏(約210萬升),則可以裝滿近1000個游泳池。
2022年,嘉士伯發布升級版的「共同邁向並超越零目標」ESG計劃,更將目標提升為2030年酒廠平均水耗降低至2.0HL/HL以下。目前,嘉士伯中國已有4家酒廠提前實現了這一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在嘉士伯集團的水耗排名中,前20個最節水的酒廠,有13家來自中國,其中排名前三的酒廠,均是中國的酒廠。
此外,嘉士伯中國還加大投資,提高對水資源的重複利用。目前其新疆烏魯木齊酒廠、烏蘇酒廠、銀川酒廠、大竹林酒廠等均已實施中水回用項目,中水再生水用於工廠區域的綠化、沖廁和設備冷卻水,產生較好的節水效果。預計還將有多家酒廠建成投入使用。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