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嶺南|「春節不如端午」 佛山南海疊滘人人都是「龍舟扒仔」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6月16日,2023年桂城疊滘龍船文化嘉年華啟動儀式舉行。羊城晚報《大美嶺南》走進佛山南海疊滘,提前探營龍船漂移訓練現場,也感受這座百年古村的鄉愁。
「疊滘飛龍」遇到村中L形灣、C形灣等地形時,船頭船尾的舵手們將橈插入水中,精準調整著龍船的方向,形成漂移的視覺效果。遇到急彎時,有時甚至會出現「一鼓轉三灣」的驚險場面。2017年,疊滘彎道賽龍船入選佛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端午將近,悠閒地走在疊滘圩的小路上,記者試圖找尋這座已有數百年曆史、如今早已是城市中心的水鄉村落「鄉愁」的味道。天下聞名的疊滘龍船漂移,精彩之餘,背後又有什麼更深的含義?

變遷

著名歌手羅大佑在《鹿港小鎮》中曾這樣唱道:「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們。」其實疊滘的歷史和變遷,跟鹿港小鎮還有那麼幾分相似。

疊滘得名於唐。據《疊滘孔氏家譜》記載:「本村水脈分兩溪而入,至祠前,兩溪匯聚,故名『疊溪』,又稱『雙溪』『疊水』」。明清時期,佛山手工業享譽全國,廣州更是全國有名的商品集散地,處在廣佛水道交界的疊滘客商雲集,土布、水果等特產成行成市,好一番熱鬧景象。民國至新中國建立初期,小小一個疊滘,竟有183間商舖,分屬50個不同行業。

上世紀80至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率先吹到佛山南海,與廣州近在咫尺的疊滘自然也成為工業化的先鋒。據村中老人回憶,上世紀90年代,疊滘毛巾廠、紡織廠、五金廠生意風風火火。平心而論,工業化讓疊滘人富起來了,但霓虹燈也讓時代的浪潮衝擊著古村——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幸好,「工業疊滘」及時向「文化疊滘」轉向,也仍有不少村民在時代大潮中仍然堅持著原有的生活方式。

從疊滘圩的起點——墟市碼頭出發,在石板路上輕輕漫步,復建的圓甲會館、立善堂、雙溪茶樓等建築早已成為年輕人拍照的「網紅」景點,而我更喜歡的是,「網紅」景點的隔壁,村里老人的小雜貨店依然安靜開市,窄窄的門口,香燭、紅包、皇曆等物品整齊地放在桌上,顯然村里不時還得用上。小店斜對面,龍船師傅李大權家裡還擺著將要完工的龍頭,街邊小舖、村民家中、榕樹頭下,時間總在這裏緩緩歇息。

我一向不大喜歡這個場景:找個青山綠水的小屋,拿上本書,挑好燈光,拍張特寫,好像說明自己夠浪漫。在我看來,真正的浪漫,是融入這個地區的歷史,聽聽他的故事,品味他的過去,尊重他們原本的生活。而這些東西,疊滘都有。

坐上龍船,你就是那天村里「最靚的仔」( 王維家 攝)

傳承

正如鹿港小鎮的印記是「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疊滘水鄉最深的印記,是其獨一無二的龍船漂移。相傳,汾江水進入疊滘,疊滘舊有九滘,汾江水從九處流入,稱「九龍入洞」。縱橫交錯的溪流,也訓練出了村民小巧騰挪的船技。隨著船技日益精湛和柚木材質舟身的廣泛使用,龍船漂移這種運動方式逐漸發展起來,「疊滘的龍船和其他地方的沒有不同,能漂移,完全靠的是技術。」77歲的龍船師傅李大權拍著胸脯說。

龍船漂移,關鍵在舵手。一條龍船,長約23至25米,船頭和船尾都各坐著三名舵手。龍船開拔時,船身中間約30名扒手在鼓手的指揮下,動作整齊劃一,龍船飛速而起,在寬約5米的小溪中輾轉騰挪。遇到村中L形灣、C形灣等地形時,船頭船尾的舵手們將橈插入水中,精準調整著龍船的方向,形成漂移的視覺效果。遇到急彎時,有時甚至會出現「一鼓轉三灣」的驚險場面。

村里的年輕人,不少人自小就開始了「扒仔」生涯(王維家 攝)

我在與疊滘的年輕人聊天時發現,這其實是疊滘的民俗信仰在代際中傳承的一種獨特方式。22歲的疊滘潭頭村青年李文權回憶道,自己五六歲時,「老竇」就會帶他在岸邊看每年的端午龍船賽,七八歲時就有機會上龍船玩耍,十三四歲就開始逐漸當起了「扒仔」。當孩子逐漸長大,儘管為求學和工作各奔東西,每年的端午前夕,有時間的孩子都會回來參加漂移訓練。

「村里沒有專業運動員,人人都是『專業運動員』。」李文權表示,一條龍船上,年輕人要從「扒仔」當起,而上一輩的扒仔或轉職教練,技術好的則擔任舵手,在船頭和船尾給年輕人「壓陣」,一按一扒之間,大家對村子的歸屬和代際傳承悄然完成。

聽到這裏,我忽然理解為什麼疊滘村里會流傳「春節不如端午」的說法:有著龍船的牽絆,許多從疊滘走出去的歸僑,端午節是一定要回來的。正如村頭下的古榕,在粗壯的根系支撐下,枝幹生長,樹須綿長,樹須落到地上,又形成新的枝幹,支撐著老樹上嫩葉生長,繁衍生息。成功體會到這個坐落於城市中心的獨特水鄉那份獨有的鄉愁,我想,已不虛本次疊滘之行。

疊滘人的龍船情結(王維家 攝)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