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車如何馳騁非洲:蒙內鐵路通車五周年改變了什麼?
史書記載,約600年前,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船隊下西洋時,最遠到達非洲東岸慢八撒(今肯尼亞的蒙巴薩港),在肯尼亞沿海地區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600年後,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蒙內鐵路馳騁東非,連接東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薩和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這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自2017年通車至今已安全營運5年,關於蒙內鐵路的故事有哪些?
蒙內鐵路5周年|東非發展提速的大動脈
有人將蒙內鐵路看作中國的「京滬高鐵」,因為在肯尼亞,港口蒙巴薩相當於上海,首都內羅畢相當於北京。京滬高鐵是貫穿中國南北的「大動脈」,而蒙內鐵路也是為東非發展提速的「大動脈」。
實際上,在中國承建蒙內鐵路之前,從蒙巴薩到內羅畢原來也有鐵路通達,不過那是一條軌距只有1米的米軌鐵路,100多年前由英國修建,平均時速只有22公里,坐完全程要花21個小時。
由於年久失修,設備老化,這條米軌鐵路運行不穩定,一壞就要停好幾天,還經常發生火車脫軌、撞傷動物等事故。同時因為運力不足,米軌鐵路早已無法滿足蒙巴薩港的發展需求。
新鐵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2017年5月31日,全長472公里的蒙內鐵路正式通車,客運列車以120公里的時速運行、貨運列車以80公里的時速通行,旅客往來蒙巴薩和內羅畢的車程縮短至4個小時。
貨物上午在蒙巴薩裝車,下午就能運抵內羅畢,蒙內鐵路大幅壓縮了東非國際貨物運輸的各項成本,刺激東非各國產品的外運,讓這些國家之間的交通和經貿聯繫更加密切。
安全運行背後的中國標準
據介紹,蒙內鐵路通車5年來,已累計運送旅客800萬人次,發送集裝箱約181萬標箱,發送貨物約2,029萬噸。目前蒙內鐵路日均開行6列客車,每天運送7千到1萬名乘客。當地愈來愈多人選擇乘坐蒙內鐵路,因為這種出行方式安全、準時又舒適。
蒙內鐵路營運至今未發生過事故,鐵路平穩安全運行背後,離不開中方對肯方鐵路員工的傾囊相授。
在蒙內鐵路的修建過程中,中方人員們把知識、技術和經驗都帶到非洲,致力於轉移中國鐵路技術。蒙內鐵路工程部部長更表示,「中國標準很嚴格,這樣能讓大家更認真地工作。」
據悉,蒙內鐵路近幾年已為肯尼亞累計培養了1,700多名鐵路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肯方員工現在能夠駕駛、運營、修理和維護,確保蒙內鐵路平穩運營。業內人士則稱讚中國為肯尼亞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動物通道實現「和諧共生」
蒙內鐵路加快肯尼亞的現代化進程,帶動了東非的交通和經貿發展,它除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製造」的高水準,還展示了如何在經濟和保育之間取得平衡。
修建之初,蒙內鐵路就因穿越肯尼亞多個自然保護區而引起廣泛關注。為了不影響野生動物遷徙路徑,鐵路沿線專門設置14處動物通道,部分通道高度達到7米,長頸鹿不用低頭即可通過;沿線還有600處涵洞和61處橋樑可供動物穿行,又在公園和濕地路段專門設置了防護柵欄和高路基,防止頑皮的動物爬上鐵路與火車相遇。
在改善交通條件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護了自然環境,蒙內鐵路也成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綠色標竿。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