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下50到70年代農村見證文革 91歲攝影師:要分清正面負面不容易
《澎湃新聞》日前採訪91歲的攝影師吳四一,他從18歲開啟攝影生涯,一共拍攝4萬多張照片,記錄松江、上海,乃至整個中國從解放到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發展與變遷。
他提到自己一生有遺憾的地方,遺憾地是「那十年間」(指文革)很多東西「沒拍到」。吳四一提到,自己曾拍攝過一些「負面的東西」,如「破四舊、吃大鍋飯」,但照片後來被燒掉。不過他話鋒一轉:「什麼是正面?什麼是負面?要分清不容易」,語畢哈哈大笑。
「黨」的攝影師
1948年,18歲的吳四一因其身體單薄,不易被國民黨軍警注意,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組織學聯便安排他為學生運動拍攝照片,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拿起相機。
1949年,上海松江地區被解放軍佔領不久,吳四一就被派到上海工作,他提到,自己當時是「騎馬進的城」。自此,他以攝影工作者的身份在南方紮根。作為松江地區第一位相機擁有者,吳四一記錄了松江、上海,整個中國從1949年到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發展與變遷。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提到,自己覺得「拍照既不容易,又很興奮也很心酸。」
2002年,吳四一將兩萬多張照片和底片無償捐獻給松江區檔案館。松江檔案館副館長王華提到,檔案館的資料庫裏存有4萬多張,去掉一部分重複的和丟失的還有3萬多張,真正為館裏利用的可能也就500張,大量的片段其實只能作為資料,無法獲知照片拍攝的資訊和背景。2006年,檔案館開始整理掃描照片和底片,希望能為照片撰寫相關背景資料。
2011年上海市松江區檔案局出版吳四一的攝影集《往事——吳四一經典攝影作品集》,當中收錄吳四一於1949到1979年間所拍的300張照片。他提到 「往事不堪回首,政治和文化是一對矛盾,不好解決,一言難盡。」
攝影的「門外漢」 拍照靠天賦
吳四一並非科班出身,但是其拍攝的構圖、光線等都達到相當專業的水準。吳四一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未有提及關於攝影技術的內容,甚至連曾經使用的相機名字都叫不上了,或許更多的是倚賴天賦。
吳四一透露,自己的照片90%是在農村拍的,大上海的照片幾乎沒有拍過。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郊區,擁有大片農田和縱橫交錯的水道,是上海市曾經的主要水稻與食品生產地。1953年,他被調往松江縣委宣傳部通訊站工作,為了宣傳好新生的社會主義農村建設,他將鏡頭轉向於田間地頭繁忙勞作的群眾。
水利、鐵路也是吳四一作品的一大主題。他也記錄了整個水利的革新,例如1952年拍攝的一張照片中,兩位農民在稻田裏用力踩著水輪。當時,農民大多採用人工汲水灌溉,但效率低且浪費人力,之後。於是,一些小康農民籌款購買了風車,大大提高了效率。1958年,他擔任《松江日報》的編委和攝影記者,見證黃浦江上第一橋松浦大橋建成通車的歷史時刻。
程十發藝術館常務副館長、研究館員唐西林評價吳四一的照片,「這些老照片,沒有色彩、沒有矯飾、沒有導演、沒有說教、甚至沒有『藝術』……這一切顯得那麼真實、自然、質樸。」
《澎湃新聞》指出,吳四一的攝影作品,更像是一種檔案式記錄的形式,從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生產、科技教育、文化宣傳等各個方面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松江的社會生活與歷史記憶。
攝影生涯有遺憾 吳四一:什麼是正面負面難分清
吳四一透露,自己一生有遺憾的地方,和不值得遺憾的地方。令他遺憾心酸的是,「年輕時有些照片儘管拍壞了,拍錯了,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但這些照片畢竟「還有遺跡可存」,更遺憾的是「有些很多沒拍到」。所謂的「沒拍到」,指的是「那十年」(文革)當中發生的事。他不覺遺憾的則是,一些得獎的照片被燒掉,以及其所拍攝的一些「負面的東西」作為歷史的教訓留了下來。
吳四一解釋,自己所說的「負面東西」指的是拍「破四舊」、「吃大鍋飯」和「大煉鋼鐵」的照片。他說當時農村裏的人開始吃不飽,那些照片被人一燒而光。「今天在你們面前的這些照片,都是災難後的重生,他們沒有燒掉」,吳四一笑說。
他提到,還有一些照片是反映舊社會的遺痕,如廁所不衛生、田裏糧食種得不齊,一些村幹部有些不講衛生的習慣、「小毛小病的行為」,「但這些東西拍了讓人家看了不順眼,他們會說這是在挑刺。我後來不敢拿出來。」
吳四一說,「甚麼是正面,甚麼是負面?要分清,不容易。」他說完,自己笑了起來。指著他膝上的《往事——吳四一經典攝影作品集》封面說,「這上面使用『經典』二字,有點囂張了,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