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水果限台令再添兩種 「蓮霧」到底是來自何地的品種?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繼3月暫停進口台灣菠蘿(鳳梨)後,中國大陸於9月19日又加碼宣佈禁止台灣出產的蓮霧(洋蒲桃)、番荔枝(釋迦)輸入,至此,水果引發的政治議題再次成為兩岸焦點。不過,就和菠蘿一樣,番荔枝與蓮霧皆是來自美州、東南亞的水果,並經過好幾代的果農們嘔心瀝血,才好不容易培育出適合大眾口味的水果品種。
蓮霧原產馬來半島,並擁有許多別稱:水蓊(星馬一帶華人的稱呼)、爪哇蒲桃等,又因為果實長得像鈴鐺,亦稱「bell- fruit」。 蓮霧於16、17世紀傳入中國,但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是人們愛吃的水果,且主要種植在南方。

中文造詞相當淺顯易懂,比如於單詞前面加上「西」、「番」、「洋」等字,便可輕鬆明白該蔬果並非原產。將這一顆顆紅通通、像風鈴的果實稱做「洋蒲桃」,那麼想必中國大陸有原產的「蒲桃」囉?

其實「蒲桃」依然不是原產,同樣是來自東南亞的水果,不過在海南島有野生種。宋代以前「蒲桃」一詞常與另一種水果──葡萄混用,因此「蒲桃」還有另一個別稱為「菩提果」,於宋時便普遍栽種於福建、廣東。

宋代文人張世南在著作《遊宦紀聞》便有提到蒲桃:「閩中嘉果荔枝、龍眼、橄欖之外,又有黃澹子(黃皮)、金斗子、菩提果、羊桃(類似獼猴桃的帶毛小果實),皆他處所無」。

成書於明代的《八閩通志》,也稍微描述蒲桃的花與果實:「菩提果花如冠蕤,葉似冬青而長,實似枇杷而大,味清而香」。除了「菩提果」的稱呼外,由於蒲桃的果實呈黃色球形,且具有光澤,古人認為其與密封奏狀的蠟丸相似,而有「蠟丸」之稱;加上果實帶有玫瑰香氣,亦有「香果」稱呼。台灣的蒲桃則是由鄭成功(1624-1662年)的隨行軍民將其引進,做為果樹栽培。

清代《諸羅縣志》描述蒲桃:「香垺(相等)於檨(芒果),而甘美不及」,指蒲桃和芒果一樣帶有香氣,果肉卻沒那麼甘甜;且肉薄籽大、汁少口感不佳等缺點,之後蒲桃逐漸便被同為蒲桃屬(Syzygium)、卻多汁的蓮霧取代,今日少有人種植。

洋蒲桃,台灣、潮汕、閩南一帶多稱「蓮霧」,那麼,蓮霧一詞又是怎麼來的呢?據稱是音譯自印度尼西亞語、馬來語的發音:「jam-bu」、「jambu air」。常見於清代文獻的「染霧」、「剪霧」等詞,如《台灣通史》載:「南無,或稱軟霧,譯音也」,皆是音譯。

在台灣果農的栽培實驗下,今日的蓮霧甘甜又多汁,口感已不似清代那般寡淡。(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台灣府志》則載有蒲桃與蓮霧的比較:「菩提果,其色白,其實中空;狀如蠟丸,與南無相似。俗名染霧」。

雖然台灣的蓮霧最早由荷蘭人引進,但始終是觀賞性質;到清代仍是次要水果,即便是日據時期,蓮霧依然不是主要出口的項目。直到光復後通過品種改良、栽種技術改進等,蓮霧才成為台灣人愛吃的水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