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晉身世界文化遺產 棉布串織而成的「海上絲綢之路」
日前在中國大陸福建省福州市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會上審議通過「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正式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公元10世紀至14世紀,泉州以「莿桐港」揚名世界,並於東西方宗教、經貿文化交流中,創造出獨特的閩南文化。
泉州申遺項目的遺產,由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及其關聯環境構成,其位置分佈在海港、江口平原延伸到復地山區,體現宋元時期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貿易與社會結構。特別的是,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摩尼教、印度教等,都能在泉州這塊土地上相融共存,也讓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美稱。
泉州有這麼豐富的宗教文化,即因海上絲路所形成。除了宗教外,還有個常見的事物-棉布,也是通過海上絲路再經泉州傳到內地。
宋末元初時,有位居住在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閔行區華涇鄉)的女子,年紀輕輕被賣為童養媳,婚後因不堪家暴,隨海船逃到崖州(今海南省三亞市)向黎族人學紡織,後改良、製造紡織工具(攪車、彈弓),並用「錯紗配色、綜線挈花」之工藝織造出「烏泥涇被」。她,就是中國古代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黃道婆(1245-1330年)。
黃道婆從海南學來的紡織技術與傳統最大的差異在於,此為棉紡而非蠶絲。人們俗稱的棉花,有海島棉(原產美洲)、陸地棉(原產美洲)與草棉(原產可能非洲、北阿拉伯、印度)三種。根據學者鄭學檬研究,草棉傳入印度,並跟着佛教、印度教的傳播、貿易傳到東南亞地區,再傳到越南、經海上絲路傳至中國海南、嶺南一帶。
西域絲路雖然名聲響亮,但唐末朝廷失去控制權後,陸上絲路便中斷、沉寂,相對的,海上絲路才是中國歷代主要的東西方交通管道。海上絲路的開發時間遠早於陸上絲路,周代時已有絲綢由東海運往朝鮮半島與日本。漢代時,也有海船從雷州半島出發,經過越南到達印度南端。
棉花、棉布大約於漢代就已傳到雲南,唐代時雲南西部已有棉織業。成書於北宋的《泊宅編》便記載嶺南、閩南棉織情況:「閩廣多種木棉,樹高七八尺,葉如柞,結實如大菱而色青,秋即開,露白棉茸然。土人摘取去殼,以鐵杖杆去黑子,徐以小弓彈令紛起,然後紡織為布,名曰吉貝」。棉花古稱「吉貝」,不過唐宋時期的人們不識草棉,將棉布(吉貝)誤為是由木棉所織。
曾任中書舍人的北宋文人晁說之(1059-1129年)有詩作《聞圓機遊山政為梵供複用前與韻作》:「丹砂不逐飛仙去,白迭(由棉紗織成的布,宋代視為珍品,即吉貝)甘從佞佛歸」,道出白迭(吉貝)與佛教之間的關係,亦可說明南宋泉州佛教之傳播,也與印度而來的棉織業有一定聯繫。
曾任起居舍人,國史院編修官的方大琮(1183-1247年)曾寫《勸織吉貝布》一文,從中可看出海南與泉州是主要的棉織地區,由於泉州既能種棉花又善紡吉貝,棉紡織業為閩廣之首,海船必停靠泉州。
學者通過宋代地方文獻,找出黃道婆從海南迴到松江府的路線,推測她曾中途到泉州逗留,因她教導松江府民眾製作的紡織工具,只有漳泉兩地才有,也使學者更加肯定黃道婆是從泉州中轉,才學到這些製造技術。
沒想到柔軟輕膚的棉布,能串聯起中國海上絲路,以及雲南、海南與泉州的棉織業的交流發展史。而這位在海南學得一身技藝帶回鄉親,並研發出「烏泥涇被」的黃道婆,帶給中國棉織業堪比「南水北調」的巨大影響。百姓沒有忘記黃道婆的辛勞,甚至立祠祭祀,成為棉紡業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