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風光|世界遺產大會福州開幕 多圖飽覽中國14處世界自然遺產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7月16至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這是中國第二次承辦世界遺產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這次大會致賀信,他強調中國認真履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不斷提高遺產保護能力和水平。

據悉,自1985年加入《公約》以來,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7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均位列世界第一。以下就來盤點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1)黃龍風景名勝區

四川阿壩黃龍景區風光。(視覺中國)

黃龍風景名勝區在1992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它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面積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布碳酸鈣華沉積,並呈梯田狀排列。並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谷等景觀。

2)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春景迷人。(視覺中國)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在1992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九寨溝位於四川省北部,曲折狹長的九寨溝山谷海拔4800多米,因而形成一系列多種森林生態系統。壯麗的景色因一系列狹長的圓錐狀喀斯特地貌和壯觀的瀑布而更加充滿生趣。

3)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雨後的湖南張家界武陵源景區雲霧瀰漫,峰林在雲霧間若隱若現,別具韻味。(新華社)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它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總面積264平方公里,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區組成。主要景觀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內共有3103座奇峰,姿態萬千,蔚為壯觀。區內地下溶洞串珠貫玉,已開發的黃龍洞初探長度達11公里。武凌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絕」而聞名於世。

4)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

瀾滄江大拐彎。(視覺中國)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在2003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位於中雲南省青藏高原南部橫斷山脈的縱谷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整個區域面積達4.1萬平方公里。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該地區匯集高山峽谷、雪峰冰川、高原濕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動物、珍貴植物等奇異景觀。同時,該地區還是16個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種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並存的地區。

5)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2006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面積約92萬平方公里,如今全世界30%以上的瀕危野生大熊貓都生活在此,包括邛崍山和夾金山的七個自然保護區和九個景區,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為第三紀原始熱帶森林遺跡,也是最重要的圈養大熊貓繁殖地。這裏也是小熊貓、雪豹及雲豹等全球嚴重瀕危動物的棲息地。

6)中國南方喀斯特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視覺中國)

中國南方喀斯特於2007年6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2014年6月項目擴展。中國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濕熱帶-亞熱帶喀斯特景觀之一,分佈在貴州、廣西、雲南、重慶等省,佔地面積共計約17.6萬公頃。包含了最重要的岩溶地貌類型,包括塔狀岩溶,尖頂岩溶和錐形岩溶地層,以及其他壯觀的特徵,如天然橋樑,峽谷和大型洞穴系統。石林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具參考價值的最高等級自然現象。荔波的錐體和塔狀溶岩也被認為是這些岩溶類型的世界參考點,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景觀。

7)三清山國家公園

雪後的三清山景區銀裝素裹。。(中新社)

三清山國家公園於2008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位於江西上饒東北部,古有「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峰高聳入雲,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境界而得名。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四季景色綺麗秀美,三清山有著其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

8)中國丹霞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的丹霞山風光。(視覺中國)

中國丹霞在2010年8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中國丹霞是中國境內由陸相紅色砂礫岩在內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來力量(包括風化和侵蝕)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貌景觀的總稱。這一遺產包括中國西南部亞熱帶地區的6處遺址。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壯觀的紅色懸崖以及一系列侵蝕地貌,包括雄偉的天然岩柱、岩塔、溝壑、峽谷和瀑布等。這裡跌宕起伏的地貌,對保護包括約400種稀有或受威脅物種在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許多動植物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9)澄江化石遺址

澄江化石遺址於2012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澄江化石地位於雲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生動再現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徵,為研究地球早期延續時間為5370萬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態等理論提供了珍貴證據。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和發現,不僅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非線性突發性演化提供科學事實,同時對達爾文漸變式進化理論產生重大的挑戰。

10)新疆天山

新疆天山在2013年6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新疆天山由托木爾、喀拉俊-庫爾德寧、巴音布庫克和博格達四個部分組成,總面積達60萬公頃。新疆天山擁有獨特的自然地理特色和風景優美的地區,包括壯觀的雪山和冰川覆蓋的山峰、未受干擾的森林和草地、清澈的河流和湖泊以及紅床峽谷。這些景觀與廣闊相鄰的沙漠景觀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炎熱和寒冷的環境,乾燥和潮濕,荒涼和繁茂之間創造了一個鮮明的視覺對比。自上世紀以來,該地區的地貌和生態系統一直得到保護,成為正在進行的生物和生態演化過程的傑出範例。

11)湖北神農架

湖北神農架在2016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分為西部的神農頂/巴東片區和東部的老君山片區,有11種植被類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神農架地區是中國種子植物特有屬三大分佈中心之一,獨特的地理過渡帶區朔造了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獨特的生態系統和生物演化過程。

神農架植物多樣性地區也彌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空白,同時為大量珍稀和瀕危動物物種保留了關鍵的生態系統。遺產地內有許多珍稀瀕危物種,如川金絲猴湖北亞種、金錢豹、金貓、豺、黑熊、麋、中華鬣羚、金雕、白冠長尾雉和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等。神農架一直是科研熱點地區,在植物學研究史上有重要意義。

12)青海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上的「高原精靈」藏羚羊。(新華社)

青海可可西里於2017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於青藏高原的東北角,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可可西里為寒冷的高原氣候,在不間斷的地質變遷中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環境。可可西里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孕育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也是瀕危野生動物藏羚羊種群的主要產犢地,維繫著其至關重要的遷徙規律。

13)梵淨山

貴州銅仁梵凈山拍攝的夕陽雲海景觀。(新華社)

梵淨山於2018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它位於武陵山脈的貴州省,在海拔500米至2,570米之間的範圍內,有利於形成高度多樣化的植被和生物。它是喀斯特岩石海洋中的一個變質岩,是許多植物和動物物種的家園,起源於第三紀,大約6500萬至200萬年前。

此處隔絕導致了高度的生物多樣性和特有的物種,例如扇景山冷杉(梵淨山冷杉)和貴州金絲猴(黔金絲猴) ,以及中國大鯢(中國大鯢)、森林麝鹿(林麝)和野雞(白冠長尾雉)。梵淨山是亞熱帶地區最大、最毗連的原始毛櫸林林區。

14)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

丹頂鶴在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嬉戲。 (中新社)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在2019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主要由潮間帶灘塗和其他濱海濕地組成,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塗,這些泥灘、沼澤地和灘塗極適宜生物生長,是許多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的繁殖區。此處也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樞紐,也是全球數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