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不是日本發明的? 中國二千年鞋履潮流源遠流長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受到新冠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影響,自5月中旬實施3級警戒後,台灣民眾普遍減少外出,並依賴外送平台解決三餐。日前一名外送員收到一筆訂單,客人只點一杯紅茶,但有額外要求希望外送員能幫忙打蟑螂,外送員看到後冷靜表示「給我拖鞋」,事後該名外送員順利完成額外任務。在塑料拖鞋流行以前,大部分民眾其實都穿木屐。今日説到木屐,各位可能會率先想到日本,不過木屐其實是中國的發明。

日前台灣有外送員送餐點之餘,還額外幫客人用拖鞋打蟑螂。(Facebook@外送員的奇聞怪事)

和現代人一樣,古人對於鞋子,因其款式、用途不同而有許多稱呼。從文獻史料就能看到各種鞋類的稱呼,有「鞋」、「舄」(音戲)、「履」、「屐」等數種。鞋指一般無筒的平底鞋;舄亦為鞋之意,學者研究發現「舄」是古代達官貴人在祭祀等重要場合所穿的雙層底鞋,底用較厚的木頭製成,除鞋底外的材料則是絲綢。

而履則接近今日的拖鞋,以月桃等植物編成;另一個拖鞋的款式則是「屐」,指的是木製拖鞋,即木屐。木屐又叫做柴屐、腳屐、鞋屐。

浙江寧波慈湖的新石器遺址,出土了中國目前最古老的木屐。(百度百科)

中國人穿木屐的歷史相當悠久,可以通過考古出土文物左證。1988年考古學者在浙江寧波慈湖,一個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內發現彌足珍貴的木屐。兩件殘存的木屐,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寬後窄,出土時繩帶已腐,也不見屐齒。

關於木屐,還有個相當知名的故事,《異苑》載:「介子推(?-公元前636年)逃祿隱跡,抱樹燒死。(晉)文公(公元前671-前628年)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晉文公放火燒山,原是想逼介子推露面,沒想到介子推揹着母親抱樹燒死,為紀念他,晉文公便用該木材製成木屐,這同時也是寒食節的由來。

通過考古發掘,可以看到過去中國各式造型的木屐,比如安徽馬鞍山發現的東吳名將朱然(182-249年)墓,該墓女棺出土一雙漆木屐,為目前發現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打破過去大眾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發明的印象。

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一雙漆木圓頭屐。(維基百科)

東漢史書也有漆木屐相關記錄,《後漢書.五行一》載:「延熹(158-167年)中,京都長者皆着木屐;婦女始嫁,至作漆畫五采為系」。東漢時流行給出嫁的女兒,準備一雙繪有彩畫、以五彩絲繩為繫帶的漆木屐。不過這樣的風俗,被文人視作「服妖」(奇裝異服會導致天下大亂、滅亡),認為後來會發生文人與宦官的黨錮之禍,牽連士大夫及其家族,就是這一雙雙華麗的漆木屐所引起。

另外在安徽宣城外貿巷西晉墓,也有木屐出土。無論是朱然墓女棺的漆木屐,還是宣城外貿巷西晉墓的木屐,都是圓頭。這圓頭屐的特色可見《搜神記》的説明:「初作屐者,婦人圓頭,男子方頭。蓋作意欲別男女也。至太康(280-289年)中,婦人皆方頭屐,與男無異,此賈后(257-300年)專妬之徵也」。可以推測在西晉太康年以前,木屐的屐木是圓、是方,與穿着的性別有關。

除上述介紹的木屐,目前中國發現的木屐文物,以木屐底可區分:淺齒、高齒、前雙齒、後雙齒、中雙齒,以繫帶(孔)可分夾腳與一字帶。木屐造型除了有一般常見的拖鞋款,還有類似今日的懶人拖外形,僅包前腳,以及全包,外觀與荷蘭木鞋相似的木屐。

根據學者研究,宋代以後的木屐多用來當成雨鞋,着重在用途、實穿方面。到了明清時期,雖然纏足之風盛行,不過廣東、福建一帶的婦女仍多天足。在炎熱潮濕天氣裏,還是穿木屐最為方便,但木屐底不似日本木屐高。

若想從外觀區分中式木屐,還是日式木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今日大眾辨別中日式木屐,多以中式木屐夾腳點靠近大拇指,而日式木屐的夾腳點則在中間,當作辨別的方式。但更早以前的木屐,則因為過去漢人製鞋的習慣,多不分左右腳,且繫帶孔多在木屐底中間,而無法與日式木屐有所區分。可惜民國以後,隨着西化、工業發展,現代頂多只能從景區、老街,才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木屐了。